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涉外婚姻 > 涉外婚姻办理 > 涉外婚姻结婚具体有什么限制

涉外婚姻结婚具体有什么限制

时间:2024-10-05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037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涉外结婚的现象增多,那么涉外婚姻结婚具体有什么限制,关于哪些人不能和外国人结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哪些人不能和外国人结婚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涉外婚姻结婚的限制条件

一、结婚条件的限制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市民政局将不予办理结婚登记,并以书面形式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1. 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根据中国法律规定,男性必须年满22周岁,女性必须年满20周岁。外国人、港澳台等人士在内地结婚时,也必须符合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的要求。
  2. 非自愿的婚姻。欺骗或受胁迫的婚姻都可以撤销,因此不允许进行结婚。
  3. 已有配偶。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重婚是被禁止的,因此已有配偶的人不得再次结婚。即使外国法律对此有不同规定,也必须遵守我国法律。
  4. 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外国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证明双方没有亲缘关系。
  5. 患有法律禁止结婚的疾病。这类婚姻从一开始就无效,因此不被法律允许。
  6. 其他法律、法规或规章禁止结婚的情形。

同时,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市民政局将暂缓办理结婚登记,并以书面形式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1. 患有医学上认为应当暂缓结婚的疾病。
  2. 办理撤销结婚登记申请手续不满六个月。

二、结婚所需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

涉外结婚还涉及到证明文件的问题。根据我国民政部《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外国人在我国与中国公民登记结婚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 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
  2. 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
  3. 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如果证件和材料不齐全或不合法,将不能登记结婚。

根据以上介绍,可以得知在中国缔结涉外婚姻关系时,仍需适用我国《婚姻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因婚姻涉外而有所不同或实行较低要求。

涉外婚姻中不允许与外国人结婚的人群

根据《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的几项规定》第4条规定,以下两类中国公民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第一类:某些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包括:

  1. 现役军人,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部队中服役、具有军籍的干部和战士。但对于某些原在部队掌握核心机密和重大机密的复员、转业军人,在他们掌握和熟悉的机密失密前,也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2. 外交人员,指直接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主要指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
  3. 公安人员,指在编的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干警。
  4. 机要人员和其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指国家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从事机要工作,掌握党和国家重大机密和科技尖端机密的人员。

法律禁止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与外国人结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这也是世界各国立法的通例。

第二类: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这类人由于违法或犯罪,正在接受法律制裁,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因此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登记地点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时的登记地点和相关证件要求。双方需在中国公民户口所在地的指定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并提供各自的户籍证明、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居留证件及婚姻状况证明等文件。同时,特殊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等以及与正在服刑的人员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 涉外当事人身份认证及相关要求

    涉外当事人身份认证的相关要求和流程。对于境外当事人,需要提供基本情况和主体存在的证明,身份认证需经公证机关证明和驻外使领馆认证。境外法人及其他组织作为原告需提交合法注册登记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律师代理诉讼需委托中国律师。授权委托书需履行公证、认

  • 涉外结婚限制主体有哪些

    涉外结婚的限制主体,包括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及其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等,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法律禁止这些人同外国人结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 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外债是否构成骗婚行为

    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外债是否构成骗婚行为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前债务应由个人承担,因此发现对方有外债并不直接构成骗婚行为。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及婚姻期间的财产归属,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遇骗婚情况,需收集证据并向公安局报案,具体处理方式依据当地

  • 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规定
  • 婚姻的法律认定和骗婚行为的判定
  • 公约婚姻继承篇十四章婚姻家庭第二节离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