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提存之后,债务将被消除,但债权人尚未实际获得其合同利益。为了方便债权人领取提存物,债务人有义务及时通知债权人或其继承人、监护人。只有在债权人无法通知的情况下,债务人才能免除通知义务。提存的通知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通知应当包括提存的标的物、提存地点、领取提存物的时间和方法等相关事项。提存通知是法律规定的后合同义务,债务人必须履行。
从标的物交付给提存机关之日起,债务人与原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这意味着债务人不再有继续履行债务的义务,债权人只能向提存物的保管人提出给付请求,而不能再向原债务人提出。
提存是一种特殊的清偿债务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债务人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无法直接向其还债时,债务人可以将应还的钱或物提交给法定的提存机关,由提存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交付给债权人。自提存之日起,视为债务人已经履行了给付义务,提存物及风险责任转归债权人。
在合同中约定以提存方式给付钱或物,可以消除双方的不信任感,促使合同得以正确履行。
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继承人、遗嘱受益人或未成年受赠人的利益,监护人、遗产管理人、遗嘱人或赠与人可以将相关财产提交给法定的提存机关。待上述受益人成年或能够管理自己的财产,或者满足提存人设定的其他条件时,法定提存机关将财产转交给受益人。
债权的法律解释和分类。债权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进行某种行为或不进行某种行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的产生原因包括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消灭原因包括清偿、提存等。债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法定之债与意定之债、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等。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各种条件,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等。此外,还涉及委托合同的终止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情形。
关于提存的法律规定。在债务人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给有关部门,认定债务已履行。提存产生的费用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的财产收益归债权人所有,风险责任也由债权人承担。此外,合同法的某些规定如不变期间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