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 > 提存的法律特征

提存的法律特征

时间:2024-11-0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997
提存,这个概念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不太了解的。提存作为法律制度有着漫长的历史,它起源于博大精深的罗马法。简单概括就是:当债权人无法交付标的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消灭债务。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提存的法律特征

一、提存的定义

提存是指债务人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提存是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各国立法都有具体规定,中国《合同法》也对其进行了规定。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及时解决债务纠纷,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冲突,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提存具有私法和公法双重性质。

二、提存的效力

提存涉及债务人、提存机关和债权人三方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债务人与债权人、债务人与提存机关、提存机关与债权人之间都会产生法律效力。

三、提存的价值功能

判断一个法律制度是否合理和必要,关键是看它是否为社会生活所必需,能否有效地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存制度的确立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提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债权立法整体功能的发挥。
  2. 提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澄清讼源,减少诉讼争议。
  3. 提存制度的建立对于在民事领域用法律手段取代行政手段、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提存制度的建立符合中国民事立法的宗旨。

四、提存的法律性质

关于提存的性质,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1. 提存为公法上关系,至少为特殊的公法关系。这种观点可以细分为两类:①公法上之关系说,认为提存机关是由国家设立的,受领提存物并进行保管,履行公法上的义务;②国家处理非讼事件的公法上关系说,这两类观点实质上没有差别。
  2. 提存为民事合同关系。这种观点可以细分为三类:①寄托契约关系说;②向第三人给付之契约关系说;③提存为私法上的寄托契约,并具有为第三人利益契约的性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人提存公证流程

    债权人提存公证的具体流程。申办提存公证需准备相关材料,包括法人或公民的身份证明、合同或文书、债务清偿或担保履行证明等。流程中需注意标的物处理、及时通知债权人和提存物归属问题。此外,还介绍了提存物权利消失和归国家所有的情况。

  • 电子合同的法律特征

    电子合同的法律特征,包括订立方式的变化、虚拟性和广泛性的交易主体、电子化的意思表示、生效方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以及无纸化的载体等特点。电子合同使用电子签名,合同成立地点以收件人主营业地为准。电子数据易消失和改动,需采取加密和保全措施。

  • 二手房交易中的公证提存

    二手房交易中的公证提存流程及其相关事项。公证提存能消除交易纠纷隐患,保障交易完成。办理公证提存需准备买卖双方的身份证件、房屋所有权证等材料。寻找二手房房源可通过网络渠道、中介机构或个人人脉资源。公证提存的收费标准为按标的额的0.3%收取。遇到复杂情况

  •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条件和时间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条件和时间。债权人可以在随时领取提存物,但领取需满足债务人设定的条件,如不履行对待给付义务则无法领取。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在提存之日起五年内有效,过期则权利消失。提存后,不论债权人是否提取,债务即消灭,债权人需承担提存物的所有权及

  • 标的物提存的原因
  • 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的法律规定
  • 普通船舶租赁的管辖法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