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诉称,根据2004年11月23日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原告受让第三人金-岛公司的股权。然而,被告凌某某和沈某某未按约履行变更登记手续,导致原告无法行使股东权利。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被告凌某某辩称,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的修正,被告已协助原告完成了移交程序。然而,由于另一股东沈某某对股权转让提出异议,并经法院判决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被告难以继续履行合同。
被告沈某某辩称,其未授权被告凌某某代为出让其所持股权,被告凌某某的行为属于无权代理。
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2003年8月,沈某某、凌某某与陈某、河北省第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金-岛公司。2004年11月23日,xx置业与凌某某、沈某某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2005年1月27日,xx置业接收了金-岛公司的部分财产,并签订了另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然而,由于沈某某提出优先购买权的异议,导致股权转让协议未能生效。
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原审法院判决认为,各股东对股权转让行为的一致性表明他们同意转让股权,排除了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可能性。因此,原告有权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上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各股东转让股权的意思表示是明确的,虽然没有形成股东会决议或书面决议,但股权转让行为的一致性表明各股东同意转让股权。因此,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合同撤销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可以请求撤销合同。股权转让合同的撤销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公司内部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如果未通知其他股东或转让价格条件优于内部优先购买权,可以撤销转让协议;二是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商股权的转让,如果未办理审批
股权转让的一般程序包括:交易双方进行洽谈并初步确定交易事项;通知各个股东,取得半数股东同意转让证明和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证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
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确认方式包括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对于内部转让,协议在双方签字或盖章时生效。对于外部转让,协议需要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并且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后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对方不按协议的约定付款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对方。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