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流转其它知识 > 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途径

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途径

时间:2023-09-29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83

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方式

一、当事人协商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在协商解决纠纷之前,当事人双方应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直接进行协商,自行解决纠纷。如果在其他解决途径中,双方当事人愿意的话,仍然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采取协商方式解决纠纷,能够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持双方之间的正常关系。

二、双方调解

当土地流转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方式解决。调解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解决纠纷方式,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第三方调解人,了解纠纷情况,并在调解过程中说服当事人相互谅解、做出适当让步,最终达成一致,解决纠纷。调解人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但应具备公正和权威性。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调解解决纠纷,因为这些组织熟悉情况,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及时签订书面协议,并帮助和督促当事人履行协议,彻底解决纠纷。

三、仲裁机构裁决

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具有特殊性,因此不适用一般商事仲裁的规定。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都可以申请仲裁。虽然目前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办法,但各地根据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定了具体的裁决程序,基本做法相同。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四、法院诉讼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人民法院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文件,审理案件,查明事实,依法做出判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旦诉讼程序开始,裁决书即失去法律效力,由法院判决解决纠纷。

总结

需要指出的是,诉讼解决方式是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最终办法。虽然当事人可以选择不经过协商、调解、仲裁程序,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在实践中,协商、调解、仲裁更加接近农民,程序简单,方便群众,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因此,大部分纠纷都能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解决,而不需要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作协议

    甲方、乙方和丙方通过合作获得某土地使用权并进行共同开发经营的事宜。甲方通过竞拍获得土地使用权,乙方负责将土地使用权办至甲方名下。三方按股份承担投资、分担风险、分享利益。合作原则包括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独立核算、集中管理。协议详细阐述了合作项目的股份分

  • 土地纠纷申请书的撰写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申请书。申请人杨XXX因被其父杨XX侵占了自己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份额0.8亩,请求返还并独立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人曾多次寻求基层政府帮助解决,但被申请人拒不返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申请人坚持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 农村宅基地的拆迁补偿标准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国家和地方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制定规定,征收土地的补偿内容根据被征收土地的原始用途进行补偿。同时,对于被征地农民的住房保障措施也有所安排。解决宅基地纠纷的途径包括协商、行政解决、司法解决和人民调解。

  •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两个层面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两个层面,包括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首次流转是土地所有权的单向性流转,只能从集体所有土地流转到国家所有土地;再次流转则是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流转给符合法律规定的人使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集体土地流转的不同类

  • 土地流转解读:法律专业术语改写
  • 因地制宜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最佳方法
  • 建立风险保障制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