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流转其它知识 > 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途径

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途径

时间:2023-09-29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83

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方式

一、当事人协商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在协商解决纠纷之前,当事人双方应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直接进行协商,自行解决纠纷。如果在其他解决途径中,双方当事人愿意的话,仍然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采取协商方式解决纠纷,能够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持双方之间的正常关系。

二、双方调解

当土地流转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方式解决。调解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解决纠纷方式,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第三方调解人,了解纠纷情况,并在调解过程中说服当事人相互谅解、做出适当让步,最终达成一致,解决纠纷。调解人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但应具备公正和权威性。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调解解决纠纷,因为这些组织熟悉情况,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及时签订书面协议,并帮助和督促当事人履行协议,彻底解决纠纷。

三、仲裁机构裁决

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具有特殊性,因此不适用一般商事仲裁的规定。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都可以申请仲裁。虽然目前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办法,但各地根据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定了具体的裁决程序,基本做法相同。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四、法院诉讼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人民法院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文件,审理案件,查明事实,依法做出判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旦诉讼程序开始,裁决书即失去法律效力,由法院判决解决纠纷。

总结

需要指出的是,诉讼解决方式是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最终办法。虽然当事人可以选择不经过协商、调解、仲裁程序,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在实践中,协商、调解、仲裁更加接近农民,程序简单,方便群众,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因此,大部分纠纷都能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解决,而不需要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作协议

    甲方和乙方基于产品研发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研发设计新产品,甲方提供基本费用和场地,乙方负责研发和设计。协议包括合作内容、费用概算、实施计划和项目验收标准等。甲方将支付乙方一定的顾问费和提成,乙方则拥有产品和设计的专利和版权。若甲方违约提前批量生产,乙

  • 双方写的换地合同是否有效?

    换地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互换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换地合同需注意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并需经发包方同意。

  • 土地纠纷是找村长办事吗

    遇到农村土地方面的纠纷,不是找村长,而是先找村委会调解。调节不好,再找乡镇所调解,最后找法院合法解决。需要提醒的是,遇到土地方面的纠纷,千万不可冲动行事,也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来解决。第五十一条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

  • 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农村土地流转是土地承包制的一种衍生制度,它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土地使用权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交易。互换、转让、委托、租赁、入股、拍卖等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农村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四个原则为:。即土地流转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研究

  • 土地纠纷找谁
  • 农户撂荒土地被发包方收回能否要回
  • 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要注意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