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明确约定保证担保范围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担保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2. 在担保期间,如果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方,担保人仍需在原保证担保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除非保证合同另有约定。
3. 在担保期间,如果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让债务,担保人应取得书面同意。对于未经同意转让的债务,担保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4.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合同,担保人应取得书面同意。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的变更,担保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除非保证合同另有约定。
5. 如果未约定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
6.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如果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担保人免除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7. 对于连带责任保证,如果未约定保证期间,债权人有权在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
8.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如果债权人未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担保人免除保证责任。
9. 根据担保法第14条规定,担保人对于连续发生的债权作保证,如果未约定保证期间,担保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是,对于通知之前发生的债权,担保人仍需承担保证责任。
10. 如果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担保人只需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
11. 如果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担保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12. 如果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该合同无效或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对于债权人和企业法人的过错,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债权人没有过错,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13. 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
(1) 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担保人提供保证的情况。
(2) 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情况。
14. 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15. 如果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后,债权人未申报债权,担保人可以参加破产财产分配并预先行使追偿权。
根据法律规定,当债务人无法履行还款责任时,如果存在担保人,担保人有责任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
主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关联。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将无效,除非另有约定。担保合同在抵押物登记或质物移交时生效,具有约束力。根据最新法律规定,担保物权设立需遵守相关法律订立担保合同,如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将无效。当
合同中的抵押权问题,涉及抵押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相关事宜。文章强调了签订担保合同时需要注意的风险提示,如公司法人需提供公司章程、认清担保主体等。同时,明确了乙方为甲方提供抵押担保的主债务及其范围,并规定了乙方用以提供抵押担保的财产。文章还提醒了流质条
担保合同的定义、目的和分类,包括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主要从主合同的有效性、担保合同主体的合格性以及担保合同客体的合法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最后,文章还阐述了担保合同无效后民事责任的承担。
担保人无力偿还贷款的处理方法。担保法规定,当债务人违约时,担保人需承担清偿责任。债权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担保人的财产。同时,担保人与债权人可约定按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担保人称为保证人或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