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担保合同纠纷 > 担保合同中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担保合同中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时间:2023-12-14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9376
担保在银行借贷、商品交易、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可以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少人对担保缺乏了解,经常导致纠纷案件的发生。笔者认为,订立担保合同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人情担保

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避免因人情关系而缺乏对被担保人的充分信用调查,盲目签署合同。否则,当被担保人无力偿还债务时,担保人将不得不承担连带责任,而后悔莫及。

不要行政命令担保

行政命令担保,即领导干预担保,违背了自愿原则。在确定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的担保以及担保债务的范围等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由领导干部通过行政命令或干预来确定的。这种做法容易引发纠纷。

避免贿赂担保

贿赂担保是通过贿赂钱财或礼物来达到设立担保合同的目的。例如,某人在某地办了一个建材厂,因急需流动资金,向某局领导提出请求:“我们厂急需10万元资金,贷款机构方面的工作我已经做好了,只缺担保人,事成后再给你1万元。”该领导以该局名义提供担保,然而该建材厂因产品质量问题停产,该领导因此受到查处,该局也遭受损失。

避免无知担保

一些人在签署担保合同时,未对被担保人的资格进行审查,也未明确约定担保范围、责任期限和责任方式,盲目盖章并以“反正自己贷款自己还,我只不过盖个章办个手续而已”为借口。直到问题出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避免无效担保

我国《担保法》规定,只有具备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才有资格担任担保人。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不能作为担保人。如果由这些单位或组织担任担保人,由于不符合主体资格,将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因此,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再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定义和作用、基本运作模式等。再担保的设立应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经过双方自愿协商和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再担保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再担保合同的履行和约定的法律效力,但不影响原担保的效

  • 租房合同未签订,是否可以退还押金

    租房合同未签订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退还押金的问题。在没有签订租赁合同的情况下,如果租客不再租房,应提前通知房东以便协商退还部分款项。对于租期结束后不想续租的情况,押金作为房屋及内部财产担保,如果没有造成损失应全额退还。但如果想提前退租,房东不退押金需根据

  • 反担保质押合同

    荣昌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与出质人签订的反担保质押合同。该合同是为了保障担保贷款债权的实现,出质人受借款人委托,为甲方的担保贷款债权提供质押担保。合同详细规定了质押反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期限、质押反担保范围、反担保质押财产以

  • 抵押合同

    甲方以其拥有的房产作为抵押财产向乙方借款的情况。合同详细说明了抵押财产的范围、保管方式、处置限制、公证和登记费用的承担、合同变更和延长、抵押财产的处置、抵押权的撤销、合同变更和解除、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不得擅自处置抵押

  •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 担保合同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 个人房屋抵押贷款怎么操作到30年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