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程序的启动需要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并选定具体的仲裁机构。而诉讼则只需要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即可提起诉讼。
仲裁机构一般只受理民商、经济类案件,不包括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等。而人民法院对上述案件均有管辖权。
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当事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仲裁机构。而人民法院分为四级,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具有监督、指导的职能。
在仲裁中,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而在诉讼中,当事人无权选择审判员。
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可以协议公开。人民法院审理一般应当公开进行,但有特殊情况除外。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立即生效。但劳动争议仲裁是个例外,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才能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仲裁机构无权行使强制措施,只能由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可以对干扰诉讼活动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
仲裁和诉讼制度各有优劣势,二者相互补充,构成了我国基本的法律裁判程序。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纠纷解决方式。
1、效率方面:仲裁相对于诉讼更加高效。仲裁的受理和开庭程序相对简单,裁决立即生效。而诉讼需要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并且案件数量增加导致诉讼时间较长。
2、灵活性方面:仲裁相对于诉讼更加灵活。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仲裁的时间和地点。而诉讼则基本确定了受理的法院、审判员、审判的程序、时间及地点。
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包括被保险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和保险公司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辖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身保险纠纷的法院受理程序,包括起诉、立案、排期、缴纳诉讼费和法院开票等步骤,以及保险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和解和仲裁等。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原告租赁了被告的土地,并进行了大量投资。当原告提出继续使用的请求时,被告却要求原告搬迁,因为被告已将该土地另行出让。原告因此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被告的搬迁通知并由被告承担诉讼费。
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例。原告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入住被告医疗机构治疗,因被告漏诊导致左髋关节损伤。双方因赔偿问题引发纠纷。法院判决被告承担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并承担诉讼费用。本案评析指出,医疗行为引起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违
跨市欠钱的起诉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可根据被告的户籍或经常居住地选择法院提起诉讼。对于经济合同纠纷,原告也可选择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诉讼费用的承担由败诉方承担,但双方有责任的情况下则共同分担。其他诉讼费用一般由要求该项诉讼行为的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