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纠纷是指出质人和质权人以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出质物订立的质押合同所引发的纠纷。
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范畴,一般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4条的规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可以约定管辖问题,经法院审查合法有效且不违反知识产权案件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规定的约定,可以确定管辖法院。
处理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物权法》第17章权利质押部分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质权的规定。除了与《物权法》不冲突且司法实践需要的其他法律规定也可适用。
在广义上,知识产权合同应包括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由于《担保法》和《物权法》对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出质问题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应单列“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纠纷”作为案由。在2008年制定的《规定》中,并未将涉及知识产权权利质押的案件列入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案由,考虑到权利质押通常与其他民商事纠纷案件密切相关。然而,在《规定》的修改过程中,许多法院提出在知识产权合同部分单列这一案由,因此,《规定》增加了这一案由。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物权法》第227条对以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权利质权设立问题和出质人处分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限制。即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在出质登记时设立质权。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除非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出质人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所得的价款,应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给质权人。
加工承揽合同的履行地一般以加工行为地为准,除非合同中另有约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履行地点,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且争议标的是货币支付,则以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如果是交付不动产,则以不动产所在地为
(一)汇票、支票、本票;(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股权质押贷款的办理没有规定的时间限制,只要把规定的质押流程走完,股权质押贷款就可以生效。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
资金是可以作为担保物的。比如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等。以及公司的股权、或者拥有的知识产权、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都可以作为担保物。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
借款人以其拥有的某项收费权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一种担保方式。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据合同的约定,以转让该收费权所得价款或直接获取收费款项实现债权。(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抵押物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