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代理 > 哪些情况属于滥用代理权

哪些情况属于滥用代理权

时间:2023-10-02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0664
当自己不方便或者没有时间做一些民事行为的时候,是可以找代理人来做的。代理人需要严格按照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不过有的代理人可能会滥用代理权限,从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这是需要承担责任的。那么,哪些情况属于滥用代理权?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代理权滥用的行为

1. 自己代理

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民事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交易双方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因此,很难避免代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被代理人的利益。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自己代理也可能同时满足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利益,甚至实现被代理人的利益。然而,目前的法律对自己代理的情况并没有明确规定。

2. 双方代理

双方代理,也称为同时代理,是指一人同时担任双方的代理人进行民事行为。例如,甲受乙的委托购买电视机,又受丙的委托销售电视机,甲以乙丙双方的名义订立购销电视机合同。在双方代理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第三人参与,交易由一人包办,一个人同时代表双方的利益,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很难达到利益平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双方代理行为也有可能同时满足两个被代理人的利益,甚至实现他们的利益。

3. 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

代理人的职责是为被代理人进行一定的民事行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然而,当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时,就违背了代理关系中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信任,属于代理权滥用的极端表现。

滥用代理权的特点

1. 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滥用代理权的特点之一是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共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2.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知道代理的事项违法

滥用代理权的特点之二是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明知代理的事项违法。

3.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滥用代理权的特点之三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4. 同一代理人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

滥用代理权的特点之四是同一代理人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翁某作为某公司董事长伪造公司印章签订担保合同的情况。翁某因投资房地产向游某融资并签订《借条》和《协议书》,其中涉及A公司、某公司的担保。虽然某公司提出再审,主张翁某伪造印章,但最高法院认定翁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公司需承担担保责任。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

  • 委托律师代理合同签订方式

    委托律师代理合同的签订方式。委托代理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但如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则必须遵守。

  • 超越代理权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超越代理权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代理人实施的超出被代理人授权范围的行为被视为超越代理权的行为或无权代理。根据法律规定,这些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会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代理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法律责任,如代理权限内的责任、转托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买卖合同中相对人是否需要对无权代理承担责任
  • 委托合同受托人的损害赔偿如何承担
  • 合同代理人签字和盖章效力一样吗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