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一、合同中止履行、合同终止履行
1、合同法第91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合同解除;
债务相互抵销;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二、继续履行合同、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履行案例
1、合同的履行
指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
任何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为;
凡是不执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
2、由于合同外第三人没有履行义务的,应当由代替履行义务的责任方承担责任
实践中经常出现由第三方代替合同方履行义务的行为,比如产品代理销售、期货交易、委托加工定做等。
如果由于履行义务的第三方没有履行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原则上按照如下原则处理。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3、约定同时履行的一方不履行自己义务,其他方也可以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合同约定各方同时履行义务,比如企业设立协议、出资协议等,各方都有义务履行约定,对于履行没有先后顺序。
如果出现一方违约不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其他合同签约方也可以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属于法律规定的同时履行抗辩权。
此时,其他签约方拒绝履行义务,是法律许可的,不承担违约责任。
种抗辩权的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关键是要以书面形式或其他可固定证据的形式通知对方。
合同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再主张不安抗辩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纠纷通过诉讼解决并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不能再行使不安抗辩权。只有在符合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条件下,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并且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及时通知对方并提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法定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或制造保险事故、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违反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的义务、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以及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
中国法律中的瑕疵履行概念,介绍了其与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和拒绝履行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加害给付与瑕疵履行的不同点。瑕疵履行虽然履行存在缺陷,但仍可视作一种履行行为;而加害给付则因履行行为给债权人带来超出履行利益的损害。举例说明了两者在买卖合同中的具体表现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的详细规定、标的物合同中产权归属的明确、价款及付款方式的约定、履行期限和方式的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化、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以及合同的变更与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