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期违约的情况下,如果债务人明确表示不会履行合同,即使履行期尚未到来,债权人可以将其拒绝履行视为根本违约,并因此解除合同。
如果债务人没有明确拒绝履行,但由于其信用状况恶化而导致无法期待履行,合同目的也无法实现,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
如果合同明确约定了履行期,并且履行期在合同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迟延履行通常会构成根本违约。
对于并未特别强调履行期的合同,在迟延履行的情况下,只要迟延方未在额外期限届满前履行合同,非违约方可以将此视为根本违约并解除合同。
在不完全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通常已经履行了支付义务,只是履行义务不完全,或者由于未履行附随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通过赔偿损失的方式解决。如果违反附随义务导致了扩大的损害,即对债权人的人身或其他财产(固有利益)造成了损害,就会涉及到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此时是否构成根本违约是一个问题。
判断的标准仍然要看是否导致债权人的合同目的落空,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在债权人的合同目的落空或危及作为合同关系基础的信赖关系的情况下,应将其视为根本违约,允许债权人解除合同;否则,不能视为根本违约。
根据大陆法系的传统观点,履行不能可以分为原始不能和嗣后不能,区分在于当事人是否有可归责性,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债务不履行责任。在当事人有可归责性的情况下,有可归责性的当事人应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由于履行不能已使合同整个目的落空,这种违约行为无疑应视为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当事人在迟延履行后遭遇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责任。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未申报债权的破产企业债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对外担保,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对于未申报债权,虽然债权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但存在特殊情况可申报债权。未申报债权的负债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
疫情下合同履行的问题,特别是租房合同的解除条件。如果只是暂时影响合同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目的,不能解除租房合同。只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如因疫情导致无法使用期限超过租期的大比例时间或超过租期,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
违约责任中履行不能的各种情形和具体分类,包括主观与客观、自始与事后、全部与部分等不能的情形。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拒绝履行、迟延履行和不完全履行等违约行为的具体表现和特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人违约的构成条件之一——债权人迟延的情形和构成要件。
不同情况下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时的处理方式。对于非因债务人原因造成的违约,债务人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可免除实际履行责任;对于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使抗辩权和保全措施等具体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