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拒绝履行 >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时间:2024-01-1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1836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般构成要件

1. 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事实。违约行为的发生以合同关系存在为前提,是构成违约责任的首要条件。

违约行为的特点在于:

其一,违约行为的行为人是合同当事人,这是由合同相对性规则决定的。

其二,违约行为违反了合同义务。合同义务主要通过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具有任意性。对约定义务的违反构成违约行为。但是,对于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但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附随义务的违反,也可能构成违约行为。

其三,与合同义务相对应的是合同,对合同义务的违反必然导致对合同债权的侵害。

2. 不存在法定和约定的免责事由

除了违约行为,构成违约责任还需要不存在法定和约定的免责事由。根据《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责事由。除法定的免责事由外,当事人如果约定有免责事由,那么免责事由发生时,当事人也可以不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当事人免责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约定免责事由的条款本身是有效的。

特殊构成要件

除了一般构成要件外,违约责任的各种具体形式还有各自的特殊构成要件,相互之间并不等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平等权与支配权

    平等权与支配权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护。古代法律中的支配权与现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解析。在合同法领域,强调了法官如何判断合同效力。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阐述了在法律责任方面如何根据事实进行公正判决。

  •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合同无效的情形以及合同未履行的处理方式。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而合同未履行时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可以采取书面通知、解除合同、要求承担违约责任等方式处理。同时,《合同法》第110条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对方不能要求履行合同。

  •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违反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不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等。当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对方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要求赔偿损失等。

  •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自己违约的情况下不能要回定金;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可以要回定金,商家违约还可要求双倍返还。定金罚则适用于存在违反有效合同的行为,包括不履行、部分履行等多种违约情形。此外,法律对于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况有相应规定,定金的违约

  •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 购房合同可以毁约吗
  • 承担违反集体合同责任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