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有责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并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后合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合同成立前,当事人承担的是先合同义务;而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需要履行的是后合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主要由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某项义务,则该义务属于合同义务。如果未履行该义务,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违反后合同义务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后合同义务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派生出的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具有诚实、守信、善意的心态,不损害他人利益,不规避法律,并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都属于后合同义务的范围。
后合同义务的具体内容根据交易习惯确定。由于不同合同的内容不同,后合同义务也会有所不同。法律无法对每个案件的后合同义务内容进行具体规定,但根据交易习惯,某类合同终止后,当事人通常会遵循的行为准则应视为后合同义务的内容。交易习惯既包括一般民商事活动应遵循的习惯,也包括当事人双方长期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习惯。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通常需要履行以下几方面的义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一方当事人有责任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有关情况。例如,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的情况下,应当通知债权人标的物的提存地点和领取方式。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原合同有关的事务。例如,合同解除后需要恢复原状的情况下,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对于需要保管的标的物,应当协助保管。
保密义务包括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合同约定不得泄露的事项。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根据法定程序确定,只限于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合法接触、掌握或使用国家秘密的合同当事人,在保密期内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国家秘密,否则将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过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有责任保守商业秘密,否则将承担民事责任。除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外,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特定事项也不得泄露。
夫妻财产约定的成立要件。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身份属性,主体限于合法夫妻,并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约定必须自愿、真实、合法,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包括财产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内容不得超越当事人有权支配的财产范围,不得规避法定义务,不得损害他人
先合同义务的概念和作用。先合同义务存在于合同成立之前,是合同双方在缔约过程中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包括互相保护、通知、保密等。先契约义务是法律强制缔约双方承担的义务,具有主体特定性、法定义务等特征。先合同义务的重要性和法律价值在于保护当事人利益、促进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法以及刑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且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刑法对拒绝扶养年老或无力生活的人的行为有处罚。再次强调,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推卸责任。
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的问题。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通常是不允许的,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夫妻协议离婚时也不能约定一方不给抚养费。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计算通常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