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应在一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若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证据必须是新的证据,二是该证据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新的证据是指在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当事人在再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或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
根据新规定,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对以下四种债权请求权提出的诉讼时效抗辩:
2. 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 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 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根据新规定,"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应如何认定?以下列举了四种情形,当出现其中一种情形时,应被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这四种情形包括:
当事人一方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以其他方式能够证明该文书已送达对方当事人。
当事人一方发送的信件或数据电文已到达或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
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的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
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时,应适用其规定。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区别。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相对权的典范。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可拒绝请求权人的请求。请求权的特征体现在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非支配,权利效力上没有排他性。抗辩权主要针对请
转继承的概念和相关的诉讼时效问题。转继承指继承人在实际接受遗产前去世,其法定继承人代替其继承遗产。对于法定继承人来说,继承本身没有时效性,但如果侵犯继承权,继承人需在特定时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纠纷的诉
输血医疗纠纷案件作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种类之一,其诉讼时效应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即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在输血医疗纠纷中,由于错综复杂的病发现象和当事人主张权利的实际能力所受的影响,当事人往往在许多年后才提起诉讼。
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五)对于超过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