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政拆迁政策,被拆迁居住房屋的应安置人口的认定对象如下:
在被拆迁房屋处有本市常住户口连续满一年,在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在本市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且居住在被拆迁房屋的人员。
拆迁范围内应安置人口的未成年子女;因工作需要调回本市的干部、职工及其随迁家属,在拆迁范围内直系亲属处落户的;因离休、退休、退职从市外迁回拆迁范围内家中的;海员、船员、野外勘探人员、就学等人员迁回拆迁范围家中的;本市居民因应征入伍、出国(境)而注销拆迁范围内的户口,后又恢复户口的;本市居民因服刑、被劳动教养、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等注销拆迁范围内的户口,后又恢复户口的;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七种人可以认定为应安置人口。
有本市常住户口的未成年人,且其父母属于拆迁范围内的应安置人口;户口从被拆迁房屋内迁出,且拆迁时仍处于迁出状态的海员、船员、野外勘探人员、就学等人员(不包括已在外地结婚的);因应征入伍而注销户口的人员;因服刑或者被劳动教养而注销户口的人员;户口不在本市的人员,因结婚实际居住在被拆迁房屋内至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满两年,且其配偶属于拆迁范围内的应安置人口;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六种人可以认定为应安置人口。
根据上海市旧区改造政策,推行“数砖头+套型保底”机制,具体如下:
“数砖头+套型保底”是指根据被拆除房屋的市场评估价,增加一定的价格补贴和套型面积补贴,来进行居住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
动迁补偿的计算公式如下:
货币补偿款 = (评估单价 + 评估单价 × 30%) × 建筑面积 + 基地评估均价 × 15平方米
甲家可安置面积折算 = 货币补偿款 ÷ 异地配套商品房单价
乙家可安置面积折算 = 货币补偿款 ÷ 异地配套商品房单价
甲家不符合房屋拆迁居住保障条件,乙家符合房屋拆迁居住保障条件。
乙家货币补贴 = 5000元/平方米 × (22平方米 × 8人 - 118.13平方米) = 28.935万元
房屋拆迁货币补偿款 = 59.0690万元 + 28.9350万元 = 88.0040万元
“数砖头+套型保底”是上海市旧区改造的一种新机制,目前正在试行。它与以往的拆迁方式不同,不再只考虑人口数量和房屋面积,而是根据被拆除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来进行补偿安置。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被拆除房屋的市场评估单价和套型面积补贴,计算货币补偿金额。评估单价低于基地评估均价时,按基地评估均价计算。价格补贴和套型面积补贴根据具体情况和政府规定确定。
为照顾面积较小的弱势家庭,特别规定了货币补偿特别照顾,如放宽最低补偿单价和人均建筑面积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依据被拆迁人的房屋面积,兼顾户口数量来认定被拆迁户居住人员。
被拆迁户可以选择使用货币补偿款自行购买住房,也可以购买拆迁方提供的配套商品房和搭桥商品房。配套房要求在5年内不得上市转让交易,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