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范围内应对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向被征收人公布调查结果。如果房屋只有一部分在征收范围内,房屋征收部门不应只对该部分进行拆迁,而是应对整座房屋进行拆迁。
根据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一旦房屋征收范围确定,不得在该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房屋以及改变房屋用途等行为,否则将不予补偿。房屋征收部门应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并在通知中明确暂停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1、调查核实
拆迁人收到征地批文后,首先要到派出所、房管站抄录征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和全部房产情况,并进行大量核实。
2、逐户走访
拆迁人应成立拆迁小组,对所有被拆迁人逐户走访,进行宣传接触,了解被拆迁人的拆迁安置愿望。
3、编制拆迁计划
根据调查核实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编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确定拆迁时间、步骤和形式。
4、申请拆迁
拆迁人凭国家批文、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向当地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领到拆迁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拆迁。
5、发出拆迁公告
拆迁许可证一经批准发放,拆迁主管机关应通过公告或其他形式公布拆迁人、拆迁范围和期限,并进行拆迁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6、签订协议
在公告规定的时限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书。协议应明确补偿办法和数额、安置面积和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时限以及违约责任等。协议经双方同意后,可送拆迁主管机关备案和公证机关公证。
7、实施拆迁
被拆迁人搬迁后,拆迁人应及时在批准的拆迁范围和期限内进行拆迁。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拆迁红线外的整栋房子是否需要拆除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红线外的建筑物不属于拆迁范围,但特殊情况下,如影响红线内项目实施或符合公众利益需求,政府可能扩大征收范围并依照法律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同时,介绍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相关内容和继承房屋拆
D级危楼压红线楼的拆迁费计算方法。拆迁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补偿金额并非固定,会根据房屋的实际居住面积、建造年代、结构设计、土地价值、市场交易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精确核算。同时强调拆迁标准的合理性、
房屋拆迁对户籍的影响,以及拆迁相关的其他议题。文章指出房屋拆迁与户籍无直接关联,主要根据房屋市场价值确定赔偿基准。包括搬迁、临时安置和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同时提及拆迁红线范围、拆迁房与安置房的区别。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