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农用地转用批准后,如果两年内没有实施具体的征地或用地行为,批准文件将自动失效。对于已经实施了征地但两年内未供地的情况,在下达下一年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时,相应指标将被扣减。对于具备耕作条件的土地,应当交还给原土地使用者继续耕种,或者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耕种。
因此,对于实践中存在的“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等现象,农民集体或农户有权要求恢复耕种。然而,规定中所提到的“交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指的是将耕地的使用权暂时无偿交给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承包户进行耕种,而不是将土地所有权归还给原农民集体。在国家建设需要时,国家将不再支付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补偿,而仅支付使用者的青苗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关于房屋征收决定的多个法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详细阐述了征收房屋的情形、规划和程序、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征收决定的程序和要求以及救济途径和违法建设的处理等方面。
土地补偿争议及如何提起行政复议的问题。被征收人对征地补偿有异议的,可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申请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复议机关有不同级别和部门的选择。以一起征地行政复议申请书为例,说明了复议申请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征地拆迁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市、县政府应依法主动公开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内容,包括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征地告知书等。同时,一些不便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可以依申请公开,如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等。政府信息范围还包括行政机关制作或获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