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学生被拐卖了学校有责任吗

学生被拐卖了学校有责任吗

时间:2024-02-0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7088
学生在上下学的路途中、在上学期间等被拐卖了,家长知道了自己的孩子被拐卖了之后,认为是学校方面监管不力等导致的,在找孩子的时候也会去追究学校的责任,认为学校要对这个事件负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学校是否对学生被拐卖承担责任?

新的《民法典》对学校的责任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新《民法典》,《民法通则》的有效期限为2020年12月31日。在这期间,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代。在《民法通则》生效之前的规定中,第16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范围。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监护人可以由以下人员担任: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前提是经过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同意。根据以上规定,学校并没有直接责任,只要学校平时充分教育学生有关防拐防骗等安全知识。然而,一旦事情发生,学校有责任尽力协助家长采取相关补救措施,这是学校无可推卸的责任。

学校对学生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监护人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前提是经过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如果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如果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裁决。如果没有符合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根据上述规定,监护关系是基于身份产生的民事权利。当未成年人没有父母或其他亲属作为监护人时,其父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等单位可能成为监护人。然而,学校并不能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律对监护人的范围规定非常明确,监护关系不可随意设立或变更。因此,监护人将未成年学生送至学校学习时,其监护职责并未转移给学校;学校也不因接受未成年学生到校学习而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对该学生的监护职责。根据《民通意见》第22条的规定,监护职责可以通过委托而转移。如果监护人想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学校,必须与学校达成明确的委托约定。在没有明确的委托约定的情况下,不能推定学校已经接受监护人的委托,也不能推定学校对到校学习的未成年学生承担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对受害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校园欺凌的问题,包括一些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学校应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如果未尽到职责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学校应

  • 遭遇校园暴力时应该如何应对

    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主要情况和学校应采取的预防措施。遭遇校园暴力时,应保持镇静并展示自信,大声提醒对方违法行为,及时申诉报案。校园暴力的主要形式包括勒索钱物、聚众斗殴和随意伤人等。学校应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严格门卫登记和管理制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

  • 学生在校住宿摔伤学校有责任吗

    学生在校住宿摔伤时学校的责任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学校应确保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和设施,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同时,学生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注意自身安全,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也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并配合学校的工作。在发生学生

  • 民法典校园暴力学校需要承担责任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第三人侵权导致学生在学校受伤,第三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如果能够证明学校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学校则不承担侵权责任

  • 评不上工伤等级是否有赔偿权益?
  • 工伤赔偿纠纷是否应该通过仲裁解决
  • 学生在军训时受伤学校有责任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