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隐私权侵权的构成条件

隐私权侵权的构成条件

时间:2024-10-0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140

隐私权侵权的构成条件

一、主观过错

侵害隐私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过错的形态都会影响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轻重。

二、违法行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或违反社会公德,因此被法律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一种绝对权利,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都有义务不侵犯他人隐私。任何违反这种义务的行为都被视为侵犯隐私行为,除非存在正当合法的抗辩事由。通常,这种侵犯行为可以以各种形式表达,并不一定需要公开他人隐私作为要件。根据行为类型的多样性和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可以概括为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和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

三、损害结果的发生

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和精神痛苦。侵害隐私并不直接与财产利益挂钩,甚至有时根本没有财产利益受损。受冲击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损害,通常伴随着精神痛苦。当然,这并不否认隐私权遭受损害可能导致权利人在经济上的损失。一般来说,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权利的事实,即使侵害后果难以觉察或证明,也可以构成侵权行为中的损害。隐私权作为一种精神性人格权利,其损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很难证明具体的人格受损。但这并不妨碍认定损害事实的存在。

四、具备因果关系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侵害隐私权的后果表现为权利人个人信息的“外溢”和私域生活的侵扰,这一事实是侵害行为所致。换句话说,权利主体因为不法行为而遭受人格利益的损害。非财产性利益受损与行为方面相对容易把握,问题在于财产利益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否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判断,通常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时间上是否存在顺序性,二是侵害行为是否客观存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资条的隐私性质

    工资条的隐私性质。根据国家和宪法对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工资条作为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其是否构成隐私需具体分析。国家行政法规规定了员工工资公开化、透明化的要求,员工对于企业制订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侵犯他人隐私可能涉及刑法规定,如

  • 夫妻之间的工资条是否构成隐私

    夫妻间工资条是否构成隐私的问题。工资条被视为私密信息,但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我国法律规定,员工工资不属于隐私,夫妻可约定财产归属。同时,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非法侵犯将受处罚。

  • 工资是否属于隐私: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工资是否属于隐私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规定,工资条属于私密信息,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否构成隐私需要具体分析。法律同时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工资明细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中国关于工资明细是否属于个人隐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规,工资明细被视为个人隐私,但具体是否构成隐私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个人工资清单,员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宪法和民法典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

  • 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分类
  • 隐私权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 人身权的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