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为货物运输业车主,被告委托原告运输货物。2008年4月9日下午3时许,原告将货物运送至被告公司内,刚下车不久,被被告用铁链栓养在公司内的犬咬伤左膝。被告派员将原告送往医院治疗。双方未能就赔偿一事达成协议,原告将此事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营运车辆停运损失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29130.29元。
本案存在两种处理意见:1、认为狗的饲养人不承担责任。认为饲养的狗是用铁链拴着的,饲养人没有过错,尽到了监管职责。2、认为饲养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尽管狗的饲养人把狗拴着了,但由于饲养人监管不力,并且饲养人不能证明受害人遭受损害的事实是其自身或第三人造成的。
笔者认同第二种意见。围绕本案中原、被告双方争议的焦点,试述以下几点:
一、关于被告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认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的要件包括:饲养或管理的动物的直接加害行为、受害人遭受损害的事实、直接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告作为犬的饲养和管理者,虽然已将犬用铁链栓住,履行了一定的看护职责,但被告饲养的狗咬伤原告,造成原告受伤的事实客观存在,咬伤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且被告不能举证证明原告的受伤系原告自己的过错或第三人的过错所造成的。根据动物致害责任的构成要件,被告应当承担责任。
二、举证责任的分担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不以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过错为要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受害人应就受到动物侵害的事实、动物致人损害的加害行为、损害事实与加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被告如果主张免责,应就受害人的过错或第三人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被告无法提供充分证据,应承担动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三、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支持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基本功能是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受害人遭受的精神痛苦。根据相关解释,如果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不予支持,而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可以判令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在本案中,虽然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并不严重,但考虑到犬类的危险性和对受害人未来生活的影响,应酌情予以支持。
四、小结
狗咬伤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应引起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犬类饲养的监管,饲养人或管理人应谨慎管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由狗咬伤人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并对受害人的相关损失进行足额赔偿。
野生动物的定义及致害责任的分类。文章指出,野生动物包括人工饲养和天然状况的野生动物,而引起野生动物致害责任的动物范围包括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的野生动物等。在某野生动物园发生的伤害事件中,民工因翻越护栏遭遇东北虎袭击致死。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
如何处罚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对于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将采取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等措施,并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或吊销特许猎捕证。同时,对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行为,将处以罚款。此外,还讨论了珍贵
被狗咬伤后的责任归属问题。按照法律规定,狗狗造成的损害可以由其主人或管理人负责,但如果是因为第三方的过错导致狗狗造成损害,受害者也可以向第三方索赔。对于被咬伤的受害者,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是哪些狗狗造成的损害。如果没有证据,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遵循“
被狗咬要求赔偿3000元的合理性问题。文章指出,寻求补偿是合法合理的,但具体赔偿金额需根据受害者实际受到伤害的程度及其薪资水平来衡量。若受害者被私人饲养的犬只所伤,肇事者应承担相关费用,包括医疗、照顾、运输等费用以及因工伤导致的经济损失。如受害者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