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关于进一步依法保障和规范律师会见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对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进行规范,主要包括解决会见室数量不足、保障会见时间、规范会见手续等方面的问题。
各地看守所应采取措施,如启用闲置的讯问室和会见室、扩建会见室和改造现有会见室等,以确保律师的会见权利。当律师使用讯问室时,看守所应关闭录音和监听装置。新建看守所应根据需要建设相应数量的律师会见室。
看守所应保障辩护律师在工作时间内依法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如果非工作时间确实需要会见,应由辩护律师与看守所协商处理。
1.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其他亲友或其所在单位代为委托的人员,必须经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确认,并由看守所依法提供帮助。
2.辩护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看守所应在查验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后,及时安排会见。如果能够当场安排,应当立即安排;如果无法当场安排,看守所应向辩护律师说明情况,并保证在四十八小时内会见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不得以未收到办案机关通知为理由拒绝安排会见。
首次律师会见或新委托律师会见时,看守所应保留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原件;辩护律师再次会见时,看守所仅保留律师事务所证明,不再保留委托书。看守所安排会见时不得附加其他条件或要求辩护律师提交法律规定以外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3.如果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关系,办案机关应要求其出具或签署书面文件,并在三日内转交受委托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辩护律师可以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当面确认解除委托关系,看守所应安排会见。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会见,看守所应要求其出具书面材料,并转交辩护律师。
如果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解除代为委托辩护律师关系,看守所应允许新代为委托的辩护律师会见,并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认新的委托关系。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解除原辩护律师的委托关系,看守所应终止新代为委托的辩护律师的会见。
4.辩护律师可以带一名律师或实习律师协助会见,协助会见的律师或实习律师必须出示律师事务所证明、律师执业证书或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
如果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要求会见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应依法及时审查辩护律师提出的会见申请,并在三日内书面答复辩护律师,明确告知负责与辩护律师联系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果许可会见,应向辩护律师出具许可决定文书;如果因有碍侦查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而不许可会见,应向辩护律师说明理由,但不得随意解释和扩大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范围。如果有碍侦查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况消失,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看守所和辩护律师。
如果辩护律师会见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外,公安机关应依法安排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会见的顺利和安全进行。
如果辩护律师在会见过程中遇到侵害律师正当会见权益的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反映,要求依法保障会见权利。相关部门应立即进行调查并及时答复。
1.辩护律师在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在三日内将律师执业证书复印件、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直接或邮寄送达办理案件的机关。办案机关在首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同时将办案机关及负责与辩护律师联系的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告知犯罪嫌疑人。
2.律师在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会见的规定,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不得从事以下行为:
(1)故意干扰监管场所管理秩序和办案机关正常办案工作;
(2)携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其他无关人员参加会见;
(3)在侦查期间向犯罪嫌疑人泄露同案人员是否到案、案件基本证据收集情况以及核实证据;
(4)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传递信函、钱物、食品、饮料、香烟以及其他监管羁押机关所禁止的物品;
(5)将电脑、通讯工具、音像传输和存储等电子设备提供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播放存储在电子设备中的照片、音频、视频和文字材料,或利用电子设备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拍照和对外传输视听资料;
(6)指使或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利诱、欺骗、威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虚假供述、提供伪证。
3.对于律师在会见时违反法律、执业纪律或本规定的,看守所有权提出劝阻和警告,对不听劝阻和警告的,有权终止本次会见,并可以将有关违规违法会见的事实和材料通报其所属的律师协会或司法行政机关。如果情节严重,看守所应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并及时书面通报其所属的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并附上相关违法违规的材料。
4.如果律师在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违反有关规定,携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友会见,将通讯工具提供给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传递物品、文件,指使或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或威胁、利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伪证的,根据律师违法违规行为的情节,律师协会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5.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应加强对律师执业的监督和管理,依法查处律师在会见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在接到相关书面情况通报后,应及时调查处理,并在调查处理结束后十日内将结果书面告知公安机关。如果律师违反上述规定构成犯罪,应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应共同建立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有效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的职能部门应指派一名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担任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应每半年至少共同组织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在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权利、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完善工作信息沟通机制和重大典型案例通报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同时,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律师协会应逐步建立全国统一查询律师身份的信息库,避免假律师会见在押人员。
1.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与之前发布的相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2.本通知由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负责解释。
刑事案件辩护人的责任和要求。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辩护人需按照法律程序了解案情、调查和收集证据,尊重客观事实,提出相关证据和辩护意见。辩护时需以事实为
如何申请无行贿犯罪证明书的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并详细解释了行贿罪的分类以及法律适用。申请无行贿犯罪证明书需前往公司注册地的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办理,同时需要携带相关证件材料。行贿罪可分为对个人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和单位行贿罪三种情况,具体的法律适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理由。包括律师本人或其近亲属是本案的当事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曾经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以及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会见等情况时,应当回避。文章还介绍
犯罪记录查询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公众无法查询有犯罪记录的个人信息,只有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才有权查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不能被随意查询,而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可以被查询到。文章还解释了什么是刑事犯罪记录,包括其定义和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