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辩护就是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给予某种原因或者没有任何原因的拒绝自己的辩护人为自己辩护的一种权利。拒绝辩护的对象可以是自己聘请的律师,也可以是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律师。
拒绝辩护就是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给予某种原因或者没有任何原因的拒绝自己的辩护人为自己辩护的一种权利。
拒绝辩护的对象可以是自己聘请的律师,也可以是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律师。
案情描述
甲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甲聘请两名律师乙、丙为其辩护,庭审期间,甲以丙不认真辩护为由拒绝丙为自己辩护,合议庭商议之后准许,庭审继续。
案例分析
本案中,甲涉嫌故意杀人罪,可能被判处死刑,因此属于应当法律援助的情形,甲本身有2名律师,即使拒绝丙的辩护,仍有乙为其辩护,所以合议庭仍然可以继续进行审判活动。
《高法解释》
第二百五十四条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指派律师的,合议庭应当准许。被告人拒绝辩护人辩护后,没有辩护人的,应当宣布休庭;仍有辩护人的,庭审可以继续进行。
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部分被告人拒绝辩护人辩护后,没有辩护人的,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该被告人另案处理,对其他被告人的庭审继续进行。
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辩护人辩护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次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要求另行指派律师,由其自行辩护。
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重新开庭后再次当庭拒绝辩护人辩护的,不予准许。
第二百五十五条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人拒绝为被告人辩护的,应当准许;是否继续庭审,参照适用前条的规定。
第二百五十六条依照前两条规定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指派律师的,自案件宣布休庭之日起至第十五日止,由辩护人准备辩护,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自愿缩短时间的除外。
1、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人拒绝辩护
只能拒绝一次,拒绝指定的辩护律师的,需要正当理由,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人必须有辩护律师。
2、一般案件
可以拒绝两次辩护,拒绝两次后,自行辩护。
被告当庭拒绝辩护人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指派律师的,合议庭应当准许。
应当法律援助的情形: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本人及其近亲属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2、具有盲、聋、哑等生理缺陷的被告人。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4、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5、未成年人。
6、精神病强制医疗程序中的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可以法律援助的情形:
1、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经委托辩护人。
2、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4、被告人的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的案件。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法律观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上犯罪道路,但最终都会接受法律的制裁,那么,刑事公诉案件有哪些须知呢?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
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公示期内,如有警察或者罪犯对公示内容提出异议,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指专门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程序的一种特别刑事诉讼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
立案程序,是指立案阶段中各种诉讼活动的步骤和形式。第一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