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拒绝履行 >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

时间:2025-09-1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2640
既然双方都已经签订了买卖合同,那么就应该要遵循合同的相关内容来好好履行,但一些人却拒绝履行合同的内容,这时候合同的受害方肯定是觉得不公平而要求对方赔偿。那么,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这方面知识。

1. 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指的是违约方应当承担全部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合同履行利益。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违约方应当赔偿受害人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实际损失是指已经发生的、可以明确计算的损失,而合同履行利益是指合同当事人可以预见到的、在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违约方应当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进行赔偿。

2. 减轻损害原则

减轻损害原则要求受害人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根据《合同法》第119条的规定,受害人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如果没有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就不能要求违约方赔偿扩大的损失。同时,违约方应当承担受害人为防止损失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3. 损益相抵原则

损益相抵原则要求在受害人因同一违约行为既遭受损害又获得利益时,将所获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实际的损害赔偿范围。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违约损害赔偿的目的是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而不是使受害人因违约行为而获利。因此,必须采取损益相抵原则。

4. 责任相抵原则

责任相抵原则是根据债权人与债务人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确定赔偿责任范围。根据《合同法》第120条的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时,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相抵原则不是指当事人的责任抵销,而是在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基础上确定赔偿责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的条款。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但不能解除合同,除非后履行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中止履行的情形和通知对方的要求。

  •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借款人在面对还款责任时的多种逃避手段,如隐藏财产、假装患病、变更身份与名称、转移财产及关闭老企业注册新企业等。文章还提供了律师的建议,如何防范借款中存在的风险,包括要求提供担保、进行财产保全和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等。

  •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
  • 网站不履行合同如何赔偿
  •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