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时间:2025-07-0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4603

一、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可以不予受理

根据2004年版的《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服时,可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纠纷应首先经过调解,调解的首选单位是乡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未经过人民政府调解的纠纷,法院可以不予受理。

二、在纠纷解决之前,土地要保持现状

农村土地目前存在三种权利,即耕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耕地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宅基地有使用权。在纠纷解决之前,当事双方或多方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在有争议的土地上新建建筑物或破坏现有建筑物,直至争议解决为止。

三、以前有协议的,如果不违反法律协议为准

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土地纠纷事件很常见。许多纠纷在使用权和经营权转让时,当事双方已经签署了协议。如果当事人有协议,并且该协议不违反国家政策,应予以保护。违反国家政策主要指的是小产权房。因此,在当前阶段,购买或出售农村宅基地存在一定风险,因为无论协议如何签订,小产权房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四、现有政策和过去政策冲突时,要考虑双方意见协调

目前的法律一直在变化,许多过去非法的行为现在已合法化。例如,农民私自承包土地和农民在村以外范围内买卖宅基地在过去是不允许的。但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些法律逐渐弱化甚至消除。许多历史纠纷在当时并不符合法律条件,但现在符合。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应充分考虑双方意愿和历史因素,区分各个阶段党的方针和政策,并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协调。严禁单方面和武断地解决问题。

五、土地纠纷解决之前无法维持现状,土地管理部门有权指定第三方使用

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争议未解决前,如果无法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维持现状,土地管理机关有权指定临时使用单位使用,以保护争议的土地。争议双方都必须服从,不得借故破坏土地及其附属物,不得煽动群众闹事,或以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占地。

六、土地纠纷处理需要秉持三大原则

在处理土地纠纷时,应秉持以下三大原则:以法律为基础(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国家、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维护单位或公民个人的合法使用权),在现实的基础上参照历史,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确保土地纠纷的协调和判决过程合情合理合法。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国有土地使用税务规定

    国有土地使用税务规定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相关知识。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涉及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税务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则涉及不同来源和使用权形式,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农业用地使用权等。文章还提及了转让土地和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需要缴纳的税费以及具

  • 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相关内容。城镇土地使用税针对在城市等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采用定额税率,根据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则是为了城市维护建设而设立,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基础,按照法定比例缴纳。城镇土

  • 宅基地转让协议纠纷处理方式

    宅基地转让协议纠纷的处理方式。协议效力取决于签约对象,内部成员间转让有效,向外部人转让需获集体同意。协议无效时,根据房屋是否交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遇到拆迁,法院通过判决动迁款归属处理纠纷。同时,提出宅基地买卖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双方协商、向受理机关

  • 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概况

    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概况,指出近年来土地征收现象愈发普遍并带来诸多农村基本法律问题。针对土地征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立法角度提出完善建议,包括明确土地征收与征用的概念,严格限定土地征收或征用的条件,扩大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和方式,加大市场化运作及制定专

  • 农村征地补偿新政策的构成
  • 咨询:2015年农村耕地补偿标准
  • 村民之间买卖房屋所需办理的土地手续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