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婚姻纠纷中,婚姻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律,但婚姻法中的规定是有限的,需要由相关的司法解释进行补充,那么婚姻法司法解释24条存废之争:全国人大正推动解决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解决争议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的报告,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的争议有望得到解决。沈春耀透露,全国人大正在推动解决这一问题。
1.2 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的内容
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该条规定了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方式。
1.3 存在的争议
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司法解释第24条在司法实践中引起了争议。许多人在离婚后才发现自己背负了婚前配偶在外借贷的债务,即使自己不知情也可能因为夫妻关系而承担责任。
1.4 全国人大推动解决
今年3月的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有45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5件建议,要求对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规定进行审查。自2016年以来,法工委还收到了近千件公民提出的审查建议。为了处理这些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于今年6月召开座谈会,邀请了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与最高法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研究,以推动解决相关问题。
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社会意义
2.1 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申请撤销结婚登记的明确规定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例如,一方当事人未亲自到场办理婚姻登记、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证明进行登记、婚姻登记机关越权管辖、当事人提交的婚姻登记材料有瑕疵等。对于存在瑕疵的结婚登记程序,如果同时不满足结婚的实质要件,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被人民法院宣告无效。然而,对于仅存在程序瑕疵的结婚登记,目前法律效力缺乏明确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以婚姻登记中的瑕疵问题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只要不符合婚姻法第十条关于婚姻无效的规定,法院只能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因此,将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结婚登记程序上有瑕疵的婚姻宣告为无效,不仅扩大了无效婚姻的范围,也不符合制定无效婚姻制度的立法本意。
2.2 亲子关系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拒绝鉴定的法律后果
亲子关系诉讼是指否认婚生子女和认领非婚生子女的诉讼,涉及亲子关系的肯定或否定。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DNA鉴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父母与子女尤其是与父亲的血缘关系的证明。亲子鉴定技术简便易行,准确率较高,在亲子关系诉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DNA技术作为判案的依据。在处理亲子关系纠纷时,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合理的证据链条证明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亲子关系,而另一方没有相反的证据且坚决不同意进行亲子鉴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的规定做出处理,即可以推定请求否认亲子关系一方或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而不配合法院进行亲子鉴定的一方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婚姻法司法解释第3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多数意见认为,亲子关系推定认定的规定符合社会常理,也便于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