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256条规定,承揽人应当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以及完成的工作成果。如果由于保管不善造成毁损、灭失,承揽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承揽合同中,原材料的损失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原材料尚未交付承揽人时的损失和已交付承揽人后的损失。
对于包工不包料的情况,定作人在材料尚未交付给承揽人时承担损失责任。一旦材料交付给承揽人并处于其占有和管理之下,承揽人负有保管义务,因此,材料的毁损、灭失风险由承揽人承担。但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毁损、灭失,按照民法上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承担规则,由原材料所有人即定作人承担。承揽人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损失,如果未采取措施导致损失扩大,承揽人不能免责。
对于包工包料的情况,原材料尚未交付承揽人时的损失由承揽人承担,而原材料交付后的损失由定作人承担。
如果承揽人按时交付定作人,劳动成果在交付之前的损失由承揽人承担,而在交付之后的损失由定作人承担。
如果承揽人交付迟延,迟延期间发生的损失由承揽人承担。如果定作人受领迟延,迟延期间发生的损失也由定作人承担,即使定作物仍在承揽人手中。如果双方对交付或受领时间有变更约定,按照约定执行。
承揽合同是一种诺成、不要式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由于书面合同具有较强的证据力,有利于纠纷发生时的取证,当事人应尽量选择书面形式。尽管书面形式较为复杂,但通过书面文字可以明确、详尽、具体地表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签约双方的责任意识,促使各方遵守合同。此外,书面承揽合同也成为可信的书证,对于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正确裁决案件起到重要的依据作用。因此,当事人应尽量选择书面形式签订合同,即使可能减少缔约机会,但与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和诉讼后果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当然,对于能够即时完成的承揽合同,如少量复印、修理、快速扩充等,可以不需要书面合同。
报酬条款是承揽合同中非常重要的条款,对于报酬支付方式和时间的约定将对合同各方在履行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定作人而言,较晚的付款时间更符合其利益,可以通过此来约束承揽人,确保工作成果的质量,甚至要求获得后续服务。
相反,承揽人希望尽早获得报酬,最理想的支付方式是在合同订立后立即支付,至少应分阶段或分期支付,以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陷入被动境地。因此,在签订承揽合同时,定作人和承揽人都非常关注报酬条款的约定。当然,报酬条款的最终确定不仅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能力,还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市场因素。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相对而言,定作人的优势更为明显。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同时阐述了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的区别,包括产生根据、诉讼地位、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和权限范围等方面。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需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风险责
承揽合同中风险的承担问题,包括原材料损失和劳动成果损失的承担。对于原材料损失,定作人承担尚未交付承揽人时的损失责任,而承揽人承担保管责任。对于劳动成果损失,承揽人承担交付前的损失,而定作人承担交付后的损失。合同形式选择和报酬条款订立也是承揽合同中的注
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能否解除合同的问题。在租赁合同中,双方未明确约定承租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款,因此当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引发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困难并不构成不可抗力,因此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承租方擅自腾房并退租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享有解除合
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准或登记手续、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或期限,以及实践性合同的标的物交付等。某些合同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生效,而批准手续在某些合同中是必要的,但在其他合同中则不是必须的。文章明确了不同情形下合同生效要件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