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袭警,警察可以开枪吗
时间:2025-09-25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袭警是犯罪行为,已经构成了妨害公务罪,如果有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警察可以进行制止。那么,面对袭警,警察可以开枪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判明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并经过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器。
一、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
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当判明以下情形之一:
- 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行为;
- 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行为。
二、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暴力行为
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当判明以下情形之一:
- 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行为;
- 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行为;
- 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 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行为;
- 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行为;
- 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行为;
- 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行为;
- 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行为;
- 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行为;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根据以上规定,人民警察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来不及进行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时,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经济犯罪的法律特征及其内在结构
经济犯罪的法律特征及其内在结构,包括外在形式的特征和内部结构的特征。经济犯罪涉及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律的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危害国家整体经济秩序。其内部结构包括本质经济结构、违法结构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经济犯罪中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的
-
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
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包括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国家权力的主动、普遍和深入使用,诉讼主体遵循规则的相互作用,以及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公正的处罚和有效的矫正,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其特点在于国家权力的主动使用、普遍性和深入性,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面对袭警,警察可以开枪吗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