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
2、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1、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如果处分了与他人共有的财产或不属于立遗嘱人个人所有的财产,遗嘱将部分或全部无效。
2、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1、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如果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在遗产处理时,应为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部分才能按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2、遗嘱必须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3、遗嘱内容不得违反其他法律。
1、公证遗嘱。
2、自书遗嘱。
3、代书遗嘱。
4、录音遗嘱。
5、口头遗嘱。
遗嘱生效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必须由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见证。如果立录音遗嘱,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须由立遗嘱人本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由立遗嘱人口授他人代书的遗嘱,也须有两名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为代书人,代书后,将代书的遗嘱在立遗嘱人面前宣读无误后,经立遗嘱人认可,并注明年、月、日。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立遗嘱人需签名。
立遗嘱人请当地公证机关办理公证。公证遗嘱在法律上具有最强的证据效力,为了立遗嘱人的利益,公证机关对遗嘱内容保密。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遗嘱,立遗嘱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若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正确表达意思表示,则无法立遗嘱。
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
遗嘱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意思表达真实。如果遗嘱内容含糊不清、笼统,可能导致在立遗嘱人死亡后对遗嘱的理解发生歧义,从而造成执行困难。
综上所述,只有遗嘱内容真实、合法且形式合法,才能生效。有效的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后才能生效。
遗产继承中的转继承问题。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若继承人死亡,应适用转继承制度。案例中的李某用在其父李某余去世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女儿李某娟作为转继承人继承了部分遗产。同时,已离婚的陈某世因继承权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仍被认定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放弃继承权的法律效力及其条件。其中,放弃继承权不产生代位继承,无条件且无保留要求。放弃继承权后若需恢复,需经法院决定。此外,放弃继承权的公证程序包括必须由继承人本人亲自办理公证,并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
老王去世后,其家庭因遗产分配产生的纠纷及法律处理过程。老王的子女因财产继承问题争执不下,最终由法院处理。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财产分割和继承处理,确保公平合理。法院公开宣判并解释判决理由,提高了村民的继承法律意识。律师提醒,处理家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