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第64条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的规定。如果本节没有具体规定,那么适用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规定。
根据本法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是指由国家单独出资,并由国务院或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或者由董事会制订并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会的职权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包括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然而,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等重要事项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对于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以及申请破产的情况,需要经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再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哪些国有独资公司属于重要的范畴。
国有独资公司设有董事会,该董事会依照公司法第47条和第67条的规定行使职权。董事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并且董事会成员中必须包括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但公司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设有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
国有独资公司设有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经理依照公司法第50条的规定行使职权。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的情况下,董事会成员可以兼任经理。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五人,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但公司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监事会成员中指定。监事会行使公司法第54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职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权。
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经济组织。国有独资公司不包括在国有企业中。
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占较高比例,并且由国家实际控制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包括绝对控股企业和相对控股企业。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比例大于50%的企业,包括未经改制的国有企业。国有相对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比例不足50%,但相对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例较高的企业(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份的资本比例,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协议控制)。对于企业由三方合资,其中两家为国有企业,且国家资本之和超过50%的情况,在填报“国有经济控股”时,国家资本应按照企业的实际控股或控制情况来填报,而不是简单地按两家之和来计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主要目标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商业类和公益类。同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
公司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相关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其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有一定的职权,而重要的公司决策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做出。此外,国有独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有一定限制,并且与国
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转移,对县域经济及民营经济融资服务不足;银行资金投向制度冲突导致对民营企业投放不足;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如规模小、信誉不足等,增加了银行借贷风险;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
股东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缔结、股东及出资情况、公司名称、经营地点和经营范围、职务和分工以及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等。协议明确了出资方式、认缴出资额、出资比例和缴付出资的时间等重要事项。同时,规定了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资产权益转让、分取红利、共同协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