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约占30%左右。其中,中央企业扮演着国有企业的主要角色。根据国有资产的用途,国有企业可以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在经营性资产中,根据政府的管理权限,可以将其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
广义的中央企业可以分为三类:
在中国,中央企业通常指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管理的企业。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我国国务院国资委的监管范围相对较窄。截至2003年底,中央企业共计189家,总资产达8.09万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3.47万亿元人民币,销售额达4.3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利润总额为3006亿元,同比增长24.5%。
国有企业改制的定义及相关的法规文件。法规涵盖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有资产登记管理、清产核资与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处置与产权转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国有企业合并的四种方式,包括购买式合并、承担债务式合并、抵押式合并和举债式合并。文章还涉及公司法关于公司吸收合并的规定,包括合并程序、合并协议、债务处理等。摘要:本文介绍了国有企业合并的四种方式及相关的公司法规定。合并方式涉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资产转
国有企业破产时的资产评估规定。内容包括评估的程序和范围、评估方法和原则、评估基准日和结果有效期以及处理重要问题的原则。评估需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进行,采用清算价格法并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处理破产企业资产时,应遵循一定原则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评估,最终评
外资间接收购上市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首先需考虑外资准入问题,涉及外经贸部等四部门的相关通知。若收购国有企业,需遵守公司法及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对于收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还需遵守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