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继承丧失 >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

时间:2025-09-1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2373
内容提要:根据继承法总则及司法解释中于继承权之丧失的规定,结合实务中仍有其未包含之情况,故于法无明文规定之处,学界争论不断。基于之存现状,故笔者以为,有讨论之必要。该文以继承法及其司法解释之条文为依据,兼采我国其它地区之立法例,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继承权之丧失,又称继承权的剥夺,是指对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犯有某种罪行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继承人,根据法律规定取消其原本享有的继承权。

继承权之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

继承权之绝对丧失,又称继承权的终局丧失,是指由于发生某种法定事由,继承人的继承权终局的丧失,该继承人绝对不得也不能享有继承权。

继承权之相对丧失,是指由于发生某种法定事由,继承人的继承权暂时丧失,若其有悔过表现,并得到被继承人宽恕,其继承权可恢复;若无,则丧失继承权。

遗嘱的定义

遗嘱是自然人生前根据法律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及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在死亡后产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

继承权之丧失的观点

笔者认为继承权之丧失,指的是在继承法律关系中,继承人在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同时,由于违反了继承法的特殊规定,迫使其丧失继承权的权利,即继承权的被剥夺。

法律规定

根据继承法总则及继承法司法解释,继承权之丧失有以下规定:

继承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了继承人失去继承权的情形,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继承人失去继承权的具体情形,包括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继承人有继承法第七条第(一)项或第(二)项所列行为且被继承人以遗嘱指定继承的情况等。

此外,法院还规定了如果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或遗弃被继承人,但后来有悔过表现且被虐待人或被遗弃人生前表示宽恕,可以恢复其继承权;如果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应认定其行为情节严重。

此外,根据继承法第28条规定,失去继承权的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不能代位继承,但如果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更多,可以适当分配继承份额。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继承人死亡遗产该怎样分割?

    遗产继承中的转继承问题。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若继承人死亡,应适用转继承制度。案例中的李某用在其父李某余去世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女儿李某娟作为转继承人继承了部分遗产。同时,已离婚的陈某世因继承权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仍被认定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

  •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包括继承权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两种情况。继承权之丧失是因为继承人犯有罪行或违法行为而取消其继承权。文章还讨论了遗嘱的定义,即自然人生前处分财产及安排事务,并在死亡后产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继承法中关于继承权丧失

  • 家庭遗产分配纠纷的法律处理

    老王去世后,其家庭因遗产分配产生的纠纷及法律处理过程。老王的子女因财产继承问题争执不下,最终由法院处理。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财产分割和继承处理,确保公平合理。法院公开宣判并解释判决理由,提高了村民的继承法律意识。律师提醒,处理家庭纠纷

  •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

  • 转继承纠纷案件所需证据
  • 未同居的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有继承权吗
  • 哪份遗嘱有效?遗嘱合法性审查和处理纠纷的步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