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是一种新型的侵权方式,主要的侵权类型有侵犯名誉权和著作权两种,其中以侵犯网络版权最为严重,主要有网络盗版书籍、音乐、图片的著作权,那么著作权网络侵权现状是如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网络拥有资源共享的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条件。在网络上发表的政论、时评、理论文章等署真名实姓的作品,是作者的劳动成果,其发表和转载权利应归作者所有。然而,实际情况是一旦作品发表,一些网站和媒体就会无视原发作品网站的公告和告诫,擅自转载作品,从而侵犯了著作权。这种侵权主要表现为:未经授权的转载和使用作品;未通知原作者的情况下,多家网站和报纸等媒体转载作品,使原作者失去了知情权和对作品的财产权;一些网站只支付往其网站投稿的作者稿酬,对转载的作品不支付稿酬,使作者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作品经常被乱转乱用,甚至剽窃,有的转载作品不注明出处,有的公然剽窃作者的作品并发表在网站或媒体上,严重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除非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或摘编,其他网站可以转载和刊登。这是法定许可,即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但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在网络上允许转载的作品,转载者也应支付报酬。作品再使用时必须注明出处。对于网络作品,只要作者在发表时明确注明“不得转载”,就需要获得作者的许可。否则将构成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犯。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
最近,南京的一家网站因苏州的一家网站将其发表在网络平台上的摄影作品通过去除水印的方式原封不动地展示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数量多达千张,而提起了诉讼。这个案例表明,对于网上作品的侵权已经从文字作品发展到软件、音乐、影视等多种作品。网络著作权保护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紧迫性
如果不加以重视,打击有形市场上的知识产权侵权努力将会受挫,放任网上盗版将会使文化创作的繁荣无法实现。因为聪明的侵权者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网络上进行侵权活动,这将不利于软件产业以及音像、影视等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公众获得优秀的文化产品。因此,加强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势在必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除非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或摘编,其他报纸可以转载、刊登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但应支付报酬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网络上允许转载的作品,转载者应支付报酬,并在使用时注明出处。对于网络作品,只要权利人在作品登载时注明“不得转载”,其他人需要获得权利人的许可才能转载。否则将构成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