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恤金并非遗产,因此不能用于继承。抚恤金的分配是按照亲属关系进行的,参照遗产继承的方法进行。
对于不赡养老人的人,应当减少或不分给予抚恤金。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所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根据财产性质,不得继承不符合条件的遗产。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在《民法典》生效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
1. 遗产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 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应按照继承法规定进行继承。对于依法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的个人承包,应按照承包合同进行处理。
3.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非有约定,分割遗产时应先将共同所有财产的一半分给配偶所有,其余部分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对于遗产属于家庭共有财产的情况,在遗产分割时应首先将他人的财产分离出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 公民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
5. 如果承包人在死亡时未取得承包收益,可以将死者生前投入的资金、劳动成果以及其增值和孳息按照合理折价和补偿的方式由发包单位或者接续承包合同的人处理,作为遗产。
6. 对于由国家或集体负责提供生活费用的烈属和享受社会救济的城市居民,其遗产仍然应该允许合法继承人继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7. 遗产仅限于被继承人所有的财产。如果遗产与夫妻或家庭共有财产结合在一起,处理时应先将遗产从共有财产中划分出来,然后进行分割。
8. 对于被继承人在生前经营的山林、水利、养殖、种植等专业合法收益,应允许合法继承人进行继承。
9. 对于由国家或集体负责提供生活费用的烈属和享受社会救济的城市居民,其遗产仍然应该允许合法继承人继承。
遗产继承中的转继承问题。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若继承人死亡,应适用转继承制度。案例中的李某用在其父李某余去世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女儿李某娟作为转继承人继承了部分遗产。同时,已离婚的陈某世因继承权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仍被认定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
不赡养老人是否影响抚恤金的分配问题。抚恤金并非遗产,不能用于继承,其分配是按照亲属关系进行的。对于不赡养老人的人,应减少或不分给予抚恤金。文章还介绍了可继承财产的范围,包括个人合法财产、承包收益等,并强调了遗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的区别。
老王去世后,其家庭因遗产分配产生的纠纷及法律处理过程。老王的子女因财产继承问题争执不下,最终由法院处理。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财产分割和继承处理,确保公平合理。法院公开宣判并解释判决理由,提高了村民的继承法律意识。律师提醒,处理家庭纠纷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