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如果医患双方一致同意通过医疗事故鉴定解决纠纷,并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等级以及赔偿数额,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鉴定应由医疗纠纷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组织。该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医学会设有专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执行医疗事故鉴定工作。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以下情况下应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权利属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他们可以根据下属医疗机构的报告来组织鉴定,或者在患者及其家属单方面要求并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启动鉴定程序。
根据中国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都没有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但主审法官认为有必要进行鉴定,法官可以自行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要求,并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纠纷及其鉴定程序。医疗纠纷源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争议,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医方是否有过错。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医疗纠纷中常被支持。医院误诊与医疗事故需依法申请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欺诈的法律界定及构成要件。医疗欺诈包括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等手法,目的是为了诱使患者支付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并获取经济利益。医务人员明显可以避免误诊却故意为之,侵害了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益。法律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欺诈的打击,保护患
医疗专家组的鉴定结论要求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内容。专家鉴定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来做出鉴定结论,并由多数成员通过,同时鉴定过程需要如实记录。鉴定书包括双方当事人的信息、提交的材料等八个方面内容,如确认医疗事故,需明确第四至第八项内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