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如果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实施重婚行为,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有配偶,与他人以同居名义生活,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因此,只有存在以上法定情节的过错方,无过错方才能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并有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仅仅存在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法院支持赔偿请求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仅仅发现婚外情并不能证明过错方与第三者存在非婚同居关系。
1、婚姻一方在婚外情曝光初期出于情面或悔改而写的“忏悔书”、“认错书”、“保证书”、“协议书”等文字材料。
2、婚姻一方有嫖娼、流淫、开房约会、非法同居等行为,警方介入处理的笔录材料。
3、婚姻一方在就嫖娼事件、婚外情等事宜被单位发现时,单位可能有相关处理决定文件材料。
4、知情人或证明人就婚外情或非法同居事件所写的书证材料。
1、夫妻双方在婚外情相关情况交涉时的录音资料,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偷录采集。
2、婚姻一方与第三者在公共场所出双入对、携手拥抱或进出房间等行为的录像和照片,可以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或私家侦探代理采集,这样的证据更为安全可靠且具有独立证据效力。
最好的现场证据是捉奸在床的录像,更能说明问题。利用录音、录像、光盘、电影胶片等反映图像和声音的资料,以及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视听资料具有直观性。不论是录像还是录音,一般都是当事人或其他相关证人直接的陈述,特别是对于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的自述,往往可以认定为自认,一旦反映在录音资料或录像材料上,当事人若想推翻,需要提供另行证据。因此,此类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至于私自拍摄收集的证据是否合法,主要取决于取证时是否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在调取证据时侵入第三人住宅是侵权行为,因此取得的证据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是在自己家中取证,则不存在此问题。在自己家中安放录音设备不构成侵权行为,因此具备合法性;但如果是在第三人的居室或办公室安放,则不具备合法性。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两人亲昵照片在第三人居室内就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是在公共场合获取的两人亲昵照片,则具有合法性。通过法律禁止出售的设备获得的证据也不具备合法性,因为收集证据的手段不合法。
婚姻法中关于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只有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法定情节下,无过错方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单纯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很难获得法院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收集离婚损害赔偿证据,包括文字证据、视听证
中国法律对于曝光婚外情证据的规定,指出其侵犯了隐私权并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收集婚外情证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但需注意采集证据时需遵守法律边界,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
离婚时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当夫妻离婚时,若一方故意转移财产,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但法律规定不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对恶意转移财产的一方,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可少分或不分。若离婚后发现有此行为,仍可向法院起诉。同时,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