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国有独资公司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时间:2025-09-09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7283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本指导意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二、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四)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

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五)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

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六)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三、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七)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八)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九)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

实行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上级党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

(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十一)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建立分级分类的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准确界定国有资产监管边界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准确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重点是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科学管理,不缺位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科学管理,不缺位。重点是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不该管的事项要依法放权,将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

依法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大力推进依法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管理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

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应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同时,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支持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

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清理退出、重组整合、创新发展国有企业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支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同时,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推动国有企业加快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同时,支持国有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重视培养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加强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并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定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行效率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依法依规,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权益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依法依规、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主要目标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商业类和公益类。同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

  • 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是什么

    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转移,对县域经济及民营经济融资服务不足;银行资金投向制度冲突导致对民营企业投放不足;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如规模小、信誉不足等,增加了银行借贷风险;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

  • 股东协议

    股东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缔结、股东及出资情况、公司名称、经营地点和经营范围、职务和分工以及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等。协议明确了出资方式、认缴出资额、出资比例和缴付出资的时间等重要事项。同时,规定了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资产权益转让、分取红利、共同协商确

  • 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的定义和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的定义、组成以及与股东权益的关系。净资产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后的净额,属于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初始投入的资本和经营过程中创造的资产。净资产与总资产不同,总资产包括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 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遇到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