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前,由抵押权人进行地价评估或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评估,并经抵押权人认可。
2. 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人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地价评估,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并批准抵押,核定出让金后,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在估价中,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估价机构应重视出让金部分和相关税费,并在估价报告中披露。
3. 抵押涉及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抵押人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地价评估,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并明确实现抵押权的方式,需要转为国有的,同时核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相关税费。
4. 以承包方式取得的荒地的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人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地价评估,并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后,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
注:抵押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抵押终止期限不得超过土地出让终止期限。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在抵押合同签订后15日内,持以下材料共同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抵押登记:
1. 被抵押土地的使用权证、抵押合同、地价评估及确认报告、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身份证件。若一方代表另一方申请抵押登记,必须持有对方的授权委托文件。
2. 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提交土地管理部门确认的抵押宗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证明。
3. 房屋及其占有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提交房屋所有权证。
4. 抵押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涉及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提交集体所有者同意抵押的证明。
5. 承包方式取得的荒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提交该集体土地所有者同意抵押的证明。
6.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委托他人办理抵押登记的,提交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件。
7. 抵押权人为非金融机构且需要办理有关批准手续的,应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若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申请未按规定提交有关证明文件,土地管理部门将不受理申请。
经审查符合规定要求的抵押登记申请,土地管理部门在抵押土地的土地登记卡上进行注册登记,并在抵押人的土地使用证内进行记录。同时,向抵押权人核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正式生效。
若土地使用权分割抵押,土地管理部门将确定抵押土地的界线和面积,分割划分权属于土地管理部门。
在抵押期间,若抵押合同发生变更,抵押当事人应在变更后15日内,持有关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抵押登记手续。
若因处分抵押财产而转移土地使用权,被处分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在处分后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若处分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转为国有土地,按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抵押合同解除或终止时,抵押权人应出具解除或终止抵押合同的证明文件,并与《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一起交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抵押人和抵押权人自抵押合同终止或解除之日起15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抵押登记手续。
土地抵押登记的流程,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地价评估与合同签订,抵押登记申请及审查过程,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环节。其中,针对不同取得方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详细阐述了地价评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申请抵押登记所需提交
土地使用租赁合同的签订及相关内容。合同明确了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及违约责任等。承租方需合法经营,不得擅自转租或改变土地状况。合同还规定了费用承担、合同解除条件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土地抵押后的买卖问题,包括抵押期间转让抵押物的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抵押人需征得抵押权人同意才能转让抵押财产,转让时需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该物已抵押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委托评估机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