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中断水断电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拆迁,应该怎么维权
时间:2024-11-16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房屋征收拆迁部门为了能顺利征收房屋,往往会采取奖励的措施,而在现实生活中,暴力拆迁的行为是非常多的,那么拆迁中断水断电的行为是不是属于违法拆迁,应该如何维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拆迁中断水断电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拆迁,应该怎么维权
相关法律规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拆迁中断水断电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拆迁
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的时候,如果采取断水、断电、断气等的暴力手段进行征收的,是属于违法征收的行为。
应该怎么维权
如果被征收人遭遇拆迁中断水断电等违法行为,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 报警处理:被征收人可以向警方报案,举报拆迁中断水断电等违法行为。
- 行政诉讼:对于征地的行为不服,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权。被征收人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违法的征收行为并处以罚金。
- 行政复议:对征地的决定不满,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请求上级政府部门对征地行为进行审查。如果征地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可以撤销该行为。
- 民事诉讼:如果政府征地时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征收或采用强制征地手段,造成财产损失,被征收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或恢复原状。
- 协商或调解:如果征地部门没有按照补偿协议进行补偿,被征收人可以先与对方进行协商,寻求恰当的解决方式。另外,也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进行调解,签订民事调解书,以节省诉讼资源。
- 听证会和座谈会:征地部门在征地前可以组织听证会和座谈会,听取专家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科学民主决策,减少争议。
维权过程中,被征收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维权方式,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拆迁程序
关于拆迁程序的问题,指出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前需进行公告并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同时,《物权法》为房屋拆迁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强制拆迁仍需依法进行。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建设单
-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强拆需满足申请人适格、申请期限合法、被申请人履行法定义务三个条件。法律规定包括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非法方式迫使搬迁以及强制执行条件等。
-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在作出责成决定后,政府需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若被拆迁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搬迁,则可实施强制搬迁,并需组织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作为证明人,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拆迁物品需妥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执行时需遵循
-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该如何处理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采取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如果承租人拒绝搬迁,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政府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对于拒不搬迁的公房承租人可采取法律手段处理。
-
没有证据证明征收方是强拆主体怎么办
-
拆迁办到法院申请强制拆除的程序及时间
-
周边征地拆迁问题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