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警察是履行职务的专业人员,其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警察可以依法行使职权制止暴力强拆的行为,但是不能参与到强拆中。这是因为警察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的正常运行,而强拆行为涉及到土地征用和拆迁的法律程序,属于行政管理范畴,与警察的职能不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各地要加强对征地拆迁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征地程序合法、拆迁行为规范,补偿安置合理、政策执行到位。各地应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工作,限期整改排查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对采取野蛮手段逼迫搬迁、违法强制拆迁的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对因暴力拆迁和征地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的,公安机关要加大办案力度,依法严厉惩处犯罪分子。对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的恶性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以及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问题,要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随意动用警力参与强制征地拆迁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党政领导的责任。
根据《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公安机关要加强对执法权力运行的监督检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严禁警察参与非警务活动,特别是征地拆迁等行为。对于随意动用警力参与强制拆迁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发生执法过错案件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责任。
当遭遇非法强拆时,可以依据现行法律,通过复议或诉讼的方式主张自身的权利。然而,在没有政府法律文件支持的情况下,直接提起复议和诉讼是困难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由于缺乏政府批准文件,执行强制拆除的人员身份无法确认,无法确定其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部门行为;第二,在复议或立案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证据证明是某政府部门的非法强拆,往往会遭到立案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针对非法拆迁,可以采取以下一般维权方式:
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可以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
在遭受侵害时,应立即报警求助,寻求警方的帮助和保护。
在被侵害之后,可以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主张政府的不作为。
诉讼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诉讼的方式,推动纠纷的解决,争取合理的补偿。
关于拆迁程序的问题,指出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前需进行公告并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同时,《物权法》为房屋拆迁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强制拆迁仍需依法进行。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建设单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强拆需满足申请人适格、申请期限合法、被申请人履行法定义务三个条件。法律规定包括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非法方式迫使搬迁以及强制执行条件等。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在作出责成决定后,政府需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若被拆迁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搬迁,则可实施强制搬迁,并需组织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作为证明人,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拆迁物品需妥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执行时需遵循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采取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如果承租人拒绝搬迁,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政府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对于拒不搬迁的公房承租人可采取法律手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