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实征收审批手续的合法性,补偿标准取决于征收批准的时间。
2、具体的土地和房屋补偿标准应以征地批准机关批准的补偿安置方案和当地规范性补偿文件为准,同时结合相应的市场评估值。
3、政府只有在依法实施征收并将征收补偿款全部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土地开发。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家可以依法对土地进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以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土地的面积和性质需要经省政府或国务院的批准。如果因公共利益而征收土地,但被征收方不同意,可以依法强制征收。然而,如果征收土地不涉及公共利益,而只是普通的商业开发,被征收方可以拒绝。例如修建公路、铁路等涉及公共利益的国家工程可以依法强制征地,而私人的商品房开发可以拒绝。
征地程序可以分为前期批准程序和后期实施程序两个部分。
1、建设项目需要依法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
2、建设单位向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3、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审查后拟定征收土地等方案。
4、经市、县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
5、征收土地等方案需要经国务院或省政府依法批准。
1、发布征地公告,发布机关为市县政府。
2、公告范围为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
3、公告内容包括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
4、公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3、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1、登记机关为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门。
2、登记申请人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
3、登记期限按照征地公告规定的期限执行。
4、登记所需材料包括土地权属证书、地上附着物产权证明等文件。
5、不办理登记将列入补偿范围。
1、拟订机关为市、县政府地政部门会同相关单位。
2、拟订依据包括土地登记资料、现场勘测结果、核对的征地补偿登记情况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
3、方案内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等。
4、方案公告需要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公告,并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5、方案需要由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报请市、县政府批准。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包括未批先用、越权批地、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用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和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违法拆迁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
征地补偿费用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补偿标准由市、县政府规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包括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确定以及补偿费不足时的增加。征地补偿具体细则包括征收不同地类的补偿标准。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包括通过上诉来维护合法权益。政府有责任证明拆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无法证明,则强拆行为违法。投诉人持有土地使用权证,其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可向法院起诉。如主持拆迁的领导无法说明拆迁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政府或上级部门应追究相关人
房屋拆迁中出嫁女是否有份的问题。具体情况需根据户口和土地使用权来看。若户口未迁移或在新居住地未获得土地使用权,则原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变,可得到土地征收赔偿金。同时,房屋拆迁流程包括获取拆迁许可、公布拆迁范围和补偿方案、协商补偿并签订协议等步骤。政府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