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拆流程
时间:2024-08-1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拒绝拆迁的处理程序
一、申请提出
根据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如被拆迁方在无正当理由下拒绝拆迁,拆迁人有权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二、意见报告签署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将签署意见报告,并提交给市政府法制办,以便作出限期拆迁决定书。
三、决定书送达
决定书的送达方式包括:A、现场送达;B、留置送达;C、委托送达;D、转交送达;E、邮寄送达;F、报刊公告送达。
四、证据保全
在实施强制拆迁之前,拆迁人应当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以确保被拆除房屋的相关事项。
五、联席会召开
在强制拆迁执行之前,应召开联席会议,邀请各执法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制定执行措施,并进行最后一次说服被拆迁人的工作。
六、张贴公告
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强制搬迁,并进行强制拆迁公告的张贴。
七、拆迁执行停止情况
在诉讼期间,如果拆迁人已向被拆迁方提供货币补偿或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则不会停止拆迁的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摘要
一起因道路改造强制拆迁房屋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原告陈忠江的门市房被新民市政府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强制拆除,但政府未出示相应的“违建”确认书,且未遵循法定程序,因此强拆行为被判定违法。虽然陈忠江获得了拆迁补偿,但他认为补偿不合理,其赔偿请求被法院驳回。
-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强调其目的必须出于公共利益考虑。公益项目包括国防、公共交通等公共建设项目。拆迁人需遵守合同法规定,公平合理补偿产权人。商业性开发项目中,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不能使用行政强制手段实施拆迁。
-
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以及按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
-
在征地拆迁中,何时应进行听证程序
在征地拆迁中,最适合进行听证程序的时机是在拆迁公示时。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听证程序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进行,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包括公开进行、当事人可委托代理、调查人员提出证据等步骤。非法强制拆迁的救济方法包括向公安机关提出保
-
农村房屋拆迁纠纠纷怎么解决
-
楼房拆迁有宅基地纠纷怎么处理
-
租赁土地代替征收是否合乎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