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拆迁问题成为一个敏感词,引发了各种纠纷。当遇到拆迁协议纠纷时,如何维权呢?拆迁协议纠纷应采取何种诉讼形式?
根据征收补偿条例中“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的模糊表述,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争议。
实际上,目前的审判实践中,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两种形式都有。当被征收人对补偿协议不满时,通常采取行政诉讼,即“民告官”的方式;而当被征收人不履行协议义务时,房屋征收部门通常采取民事诉讼。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取行政诉讼,但不排除民事诉讼的可能性。为什么呢?因为民事诉讼在补偿等问题上更具充分性,而行政诉讼的优势在于证据举证有利于某一方。同时,补偿协议实际上是以合同形式体现的行政决定。因此,从协议争议开始就纳入行政诉讼,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
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是建立在“民告官”的基础上的,行政机关只能作为被告,不能作为原告。因此,作为被拆迁人,只有在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民告官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拆迁过程中,作为被征收人的普通老百姓相对于房屋征收部门来说处于弱势地位,法律规定也更倾向于保护弱势一方,即“民告官”的“民”。然而,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政府也遭遇到被征收人拒不履行协议的情况。
在征地拆迁纠纷中,只要政府存在违法行为,被拆迁人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当地政府是否有省级政府或国务院的批准征地文件,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就是根本违法的。
2. 在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地的情况下,政府的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3. 征地补偿是否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失地失房农民手中,是否按照先补偿后拆迁的原则进行。如果当地政府不符合以上三项标准,都是违法的。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诉讼中被告的身份问题。在拆迁许可、拆迁决定、拆迁补偿裁决等行政行为中,拆迁行政管理部门和人民政府都可能成为被告。特别是政府下属机构或临时组织在拆迁过程中既扮演拆迁人角色又作出相关决定和裁决时,政府将承担被告责任。
因环评原因导致企业拆迁补偿金额过低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包括企业可申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给予的补偿内容,以及补偿决定的程序和管辖法院的确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征地拆迁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设立目的。
拆迁诉讼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行政诉讼、民事和刑事诉讼的提起条件。不同地区的律师收费差异大,需咨询专业律师事务所。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包括拆迁前置性程序违法、拆迁程序违法、政府部门违法行政处罚程序、报警公安机关不作为以及强制拆迁手段违法等。提起民事诉讼的条
拆迁纠纷律师的收费标准,包括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拆迁补偿的不同以及拆迁征地律师的收费情况。费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案件复杂程度、律师的经验和专业水平、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的收费标准因地区、案件具体情况和律师个人因素而异,可能是按小时计费或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