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一项具有重大风险的合同,双方对合同事项未作明确约定。因此,建议谨慎考虑是否签署该协议。
被拆迁者常处于相对弱势的谈判地位,例如在遭遇强制拆迁时,房主无法使用暴力反抗等。拆迁合同通常由拆迁方制定,其中许多条款可能未对被拆迁者透露。这可能意味着合同条款对被拆迁者不利,或者拆迁方意图从中谋取利益。
为提高谈判地位,建议寻求专业拆迁律师的帮助并考虑提起诉讼。与拆迁方相比,他们更害怕败诉,因为一旦败诉,所有行政行为都将被视为违法,拆迁成本将急剧上升。这也是拆迁方更愿意通过调解解决争议的原因。
被拆迁者在签署合同时通常缺乏经验,容易受对方影响。签约时务必注意合同的各个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利益是否能得到真正实现。特别是在拆迁补偿款方面,需注意确保金额未空缺,防止对方篡改补偿款数字。
拆迁方通常会支付拆迁补偿款,但被拆迁者仍需关注拆迁方的动向,以防止其因宣告破产而拒绝支付款项。同时,需了解拆迁补偿款的支付方是谁。
我国房屋使用权一般为70年,但房屋建筑寿命大多只有50年。一般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获得安置房的房主可以在经济环境较好时出售房屋。如果房屋尚未建成或尚未获得房产证,可以与购房者商定后签署合同。
逾期交房问题可通过拆迁项目实施评估等方式解决。而房屋面积问题需要被拆迁者自行注意。拆迁方通常会在合同中约定,如果房屋面积超过一定标准,将要求被拆迁者支付差价。最终可能要求被拆迁者按市场价格支付额外面积的费用。一旦逾期未付款,开发商将要求退款,导致被拆迁者无住房可用。此外,大多数维权时间已经过去,被拆迁者想要维权往往为时已晚。
甲方村与乙方公司之间关于土地征用的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土地信息、征地补偿费用、用地手续办理、文件提供和协议份数等。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共同遵守执行。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家庭成员内部分配异议、无产权拆迁安置房产权证办理问题、房价变动对交易的影响以及房屋被债权人查封的风险。购房者在签订协议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风险并谨慎决策。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