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个人、单位通过依法订立承包合同所取得的对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的土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根据发包人和承包人依法订立承包合同而产生。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承包合同确定。
承包经营的客体是土地,包括种植业用地、林业用地、畜牧业用地和渔业用地。
承包经营权的内容以使用和收益为主,是以土地为基础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取收益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26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承包期届满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根据第133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如果承包方不交回,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方的耕地和草地。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或者联户可以承包治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水土流失。对于承包治理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应当按照谁承包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签订水土流失治理合同。承包治理所种植的林木及其果实归承包者所有,因承包治理而新增加的土地由承包者使用。国家保护承包治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承包治理合同有效期内,承包人死亡时,继承人可以依照承包治理合同的约定继续承包。
当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原告郑某兴和被告耿某善在城口县同一乡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引发的纠纷。最初双方为了退耕还林地连片而达成了口头互换协议。然而,被告后来反悔并阻止原告耕种互换后的土地。经过法院审理,确认了双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的有效性,并判决被告停止侵害。文章还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机动地的定义、作用以及管理问题。机动地是土地承包过程中为解决人地矛盾和减少承包地调整次数而保留的土地形式,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招标承包经营。但机动地管理存在混乱,存在的问题包括机动地预留面积过大、发包不公平等。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机动地的本质作用缺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主体、法律保护、特征以及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公民或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其特征在于其客体是特定的土地或自然资源,承包期限由合同约定,且其性质是一种与债权不同的新型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