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 > 刑事强制措施的救济有哪些

刑事强制措施的救济有哪些

时间:2024-09-2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368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是何社会制度,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进行刑事诉讼的目的无非有二,即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虽然各国在惩罚与保障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在现代刑事诉讼的价值理念中,准确追诉犯罪人而毫不伤及无辜侵犯人权已经是最基本的立法精神。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刑事司法机关必须享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但是由于刑事强制措施关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所以它又是一柄“双刃剑”,正确实施,就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而错误实施,则会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王-牧教授在孙-谦所箸《逮捕论》的序中精辟的论述到:“在近现代社会刑事司法的法律逻辑里隐藏着一条只执行而不声张的原则:宁-纵勿枉。这也是权衡利弊,利大于弊的选择:罪案是已经发生了的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纵了,是事情没办好,已然的犯罪没有受到惩罚,但是没有给社会造成新的害;枉了,不仅没有使真正的犯罪受到惩罚,而且给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害,使无辜的人受到惩罚。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能掌握刑事司法的精髓。法律追求秩序,因而它首先是限制恣意横行、无法无天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刑事诉讼法首先是减少和杜绝冤假错案的法律,逮捕作为一种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必须符合这个原则。”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适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不完善的刑事强制措施司法审查制度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控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而人民检察院则负责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然而,除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决定需要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外,其他强制措施的决定并没有必要的法定审查程序。这种情况下,刑事控诉机关拥有过大的权力,同时也严重限制了被控方获得救济的权利,导致无法最有效地保护公民的权利。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问题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本应在特定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限制,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安全。然而,目前这两种措施却常常被滥用,成为“替补强制措施”。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往往过度使用这些措施,而不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判断。这种滥用导致了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侵犯,同时也增加了司法资源的浪费。

改进方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改革和完善:1. 健全刑事强制措施司法审查制度:建立起必要的法定审查程序,确保刑事强制措施的决定不再由办案机关自行决定和批准,而是经过独立的审查决定机关进行审查,以保障被控方的权益。2. 严格限制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使用:明确规定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防止滥用和过度使用这些措施,确保其仅在必要情况下使用。3. 加强对刑事强制措施的监督和评估: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刑事强制措施的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滥用行为,确保公正和合法的使用。通过以上改革和完善,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益,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朝着规范、民主、保障人权的方向不断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能够重复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吗?

    中国法律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同一公安司法机关不得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复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但可以重复采取刑事拘留或逮捕措施。对于被拘传的人,应在十二小时内完成讯问,并不得连续拘传。法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决定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

  • 刑事拘留的处理方式和期限

    刑事拘留的处理方式和期限。刑事拘留分为三种情况:未发现犯罪事实予以释放、报请逮捕和转为其他强制措施。最长期限为三十七日。刑事拘留期间,应通知家属,且犯罪嫌疑人等有申诉权利。如申诉属实,应对其解除拘留。

  •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相关人员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 逮捕期限届满后的处理方式

    逮捕期限届满后的处理方式。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体案件承办单位会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相应措施,包括释放、解除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同时,如果案件情况发生变化,承办单位也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个人及其相关人员有权在

  • 立案前能否拘留犯罪嫌疑人
  • 取保候审的判决与期限
  • 执行逮捕是不是就会判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