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实行监督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在收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书副本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将其移送本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
对于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公诉部门以本院名义作出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根据同一条款规定,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将决定书副本抄送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并告知其指定居所的地址。
根据《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实行监督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收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书副本后二十四小时内,应当派遣检察人员进行实地检查,并填写监督情况检查记录。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活动,应当进行巡回检察,每周不少于一次,检察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二人。
在进行检察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活动时,必须确保不会妨碍侦查办案工作的正常进行。
刑事诉讼中的监视居住措施,内容包括适用对象、执行地点、期限和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在住处或指定居所进行监视居住,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可采取电子监控等方式,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若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者可以予以逮捕。
关于哺乳期犯罪是否可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选择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具体条件包括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患有严重疾病等。量刑需考虑多种因素,与是否哺乳期无直接关系。法律对取保候审保证
我国法律规定中,关于哺乳期结束后是否可以继续羁押嫌疑人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嫌疑人因哺乳而取保候审,结束后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或进行羁押。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以及逮捕的条件和考虑因素。
监视居住对刑期的抵免效力问题。根据不同情况,监视居住可分为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住处执行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两种方式。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根据法律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可以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人,每经历一天监视居住可折抵一天刑期;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