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 >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在哪里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在哪里

时间:2024-07-04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885
在很多时候,这些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的行为较轻,这个时候是可以不将他进行拘留,这个时候会有一定的自由,但是会对其居住地进行监视,那么监视居住地的执行地点应该是在哪里?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刑诉法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进行。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固定住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进行监视居住。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如果在住处执行可能会妨碍侦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进行监视居住。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监视居住。

通知家属

如果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除非无法通知,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辩护人的适用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委托了辩护人,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公安部规定

根据《公安部规定》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进行。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固定住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进行监视居住。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如果在住处执行可能会妨碍侦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进行监视居住。

有碍侦查的情形

《公安部规定》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了以下情形属于“有碍侦查”:

  1.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
  2. 可能引起犯罪嫌疑人自杀或者逃跑
  3. 可能导致同案犯逃避侦查
  4. 在住处执行监视居住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面临人身危险
  5. 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人员与犯罪有牵连

指定居所的要求

指定的居所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
  2. 便于监视、管理
  3. 能够保证办案安全

通知家属的要求

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非无法通知,应当制作监视居住通知书,并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由决定机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无法通知的情形

《公安部规定》第一百零九条规定了以下情形属于“无法通知”:

  1.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
  2. 没有家属
  3. 提供的家属联系方式无法取得联系
  4. 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

无法通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如果无法通知家属,应当在监视居住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高检规则

根据《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的住处进行。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住处或者涉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会妨碍侦查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进行监视居住。

固定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办案机关所在地的市、县内工作、生活的合法居所。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认定依照《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

《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了以下情形属于“有碍侦查”:

  1.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
  2. 可能自杀或者逃跑
  3. 可能导致同案犯逃避侦查
  4. 在住处执行监视居住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面临人身危险
  5. 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人员与犯罪有牵连
  6. 可能对举报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人员等实施打击报复

指定的居所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
  2. 便于监视、管理
  3. 能够保证办案安全

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不得在看守所、拘留所、监狱等羁押、监管场所以及留置室、讯问室等专门的办案场所、办公区域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

    新刑事诉讼法下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监视居住是一种为保证侦查、起诉工作进行的强制措施,由人民检察院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适用情形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等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案件特殊需要或羁押期满而案件

  •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该制度允许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暂不收监或改为监外服刑。适用于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的妇女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罪犯。执行过程中,由居住地司法局执行,严格管理监督罪犯。不符合条件或违规的罪犯需及时收监。该制度体现了中

  •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相关人员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 有前科的能不能判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的相关问题。监视居住是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适用情形包括患有严重疾病的人、怀孕或哺乳妇女等。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无法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相关机关

  • 刑事拘留期间亲属探访的法律规定
  • 监视居住期间的刑事拘留规定
  • 监视居住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