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对于可能对社会造成危险的罪犯或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确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出具证明文件,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批。如果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或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应及时收监执行。
罪犯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监外执行。哺乳期限按照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
如果罪犯生活不能自理,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可以适用监外执行。
对于满足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以直接做出决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时,应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其中应载明罪犯的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及依据,并抄送给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剥夺自由的罪犯,由于特殊原因不适宜收监执行,依法交付特定机关,在监外执行刑罚的一种方式。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可以适用监外执行,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并经过法定程序。
对于被判处死刑或死刑缓期执行2年尚未减刑的罪犯,一律不得适用监外执行。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执行机关应提出书面意见,并报请主管司法机关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计算在刑期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果刑期已满,则应及时释放。
监视居住作为拘捕前置措施的法律问题。在实践中,一些侦查机关将监视居住作为临时性措施,用于在短时间难以获得逮捕和定罪证据的犯罪嫌疑人。但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应符合特定情况,不应作为拘捕前置措施。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需遵守规定,若无违规
犯罪分子若患有抑郁症是否能保外就医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如果不属于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是不能保外就医的。但若病情严重,可以通过特定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申请流程包括书面申请、医疗鉴定、审查审批等环节,并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和监督考察。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案件强制措施的规定。文章指出逮捕由公安机关决定,与审判监督程序无关。对于再审案件,如果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由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监外执行、附条件不起诉以及公诉案件和解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公安机关和检
监外执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监外执行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采取的特殊行刑方式,基于特定原因使其暂时不在监狱内执行刑罚。适用对象仅限于有期徒刑犯,适用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等情况。监外执行的情况分为法院判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