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是一种新型通信方式,通过因特网将人们的意思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对方的电脑屏幕上。在民事诉讼中,电子邮件已被确认为有效的证据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书面形式包括电子数据邮件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的解释也对电子邮件的使用进行了体现,但对于如何收集电子邮件并未具体规定。
在收集电子邮件时,首先需要了解其特点。与其他形式的电子证据不同,每个电子邮件使用者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电子信箱,其中包含用户名、账户名和密码。纯电子邮件的信头包含收发件人、网址和收发时间等信息。任何人只要掌握了某一注册用户的用户名、账户名和密码,就能够收发或删除邮件。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收件箱中直接修改文件并不容易,因为收件箱中的文件是只读文件,无法进行修改。即使将其另存为,也只会改变其位置而不会改变其属性。
手机短信近年来成为人们重要的联络方式,由于其便捷性和隐蔽性,也被犯罪分子作为重要的犯罪手段和工具使用。例如,犯罪分子利用短信指挥犯罪活动或直接进行诈骗活动。在这类案件中,如果能够收集到手机短信作为证据,往往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
每个手机用户的手机号码和入网证号都是唯一的,当短信发送后,接受者的手机能够显示对方的手机号码,从而确定发送者的身份,进而证实案件事实。
在收集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在接收信息者未将短信删除的情况下,直接将该信息储存,并将手机封存,作为最终审判的证据材料。二是在与案件相关的短信被删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运营商来调取短信内容。
在收集时,可以通过运营商的储存信息将对应的手机短信的发送时间、双方手机号和内容打印出来,并由在场工作人员签字盖章,以供侦查和审判使用。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手机关机卡在里面时,警方是否能够对手机号进行定位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手机定位的方式,包括GPS定位、WIFI定位和基站定位。同时,根据公安局手机定位的法律规定,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对手机进行定位。即使手机关机,仍有可能通过基站定位等方式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公安局行政处罚的相关问题。公安机关保存的行政处罚记录和档案不会消除,这些记录对当事人今后的生活影响不大,只有在违法犯罪时司法机关才会调取。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